张明:共同富裕需要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收入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张明、胡萌

张明:共同富裕需要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收入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召开,促进共同富裕是一大议题,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共同富裕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共同奋斗,不搞杀富济贫,也不能落入福利主义陷阱。”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如是解释称。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如何推进财税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何畅通向上流动通道?对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他表示,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需要在做大蛋糕前提下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实现共同富裕要同时从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和居民内部收入分配三个方面下功夫。

  实现共同富裕要从三方面下功夫

  新京报:为何要从“先富带动后富”转向共同富裕?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张明:最近市场对共同富裕有些过度解读,也有很多担忧。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更不是均贫富,而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这需要在做大蛋糕前提下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尤其东西地区、南北地区发展差异突出;城乡收入差距大;居民内部收入分配不均衡。所以,实现共同富裕要同时从这三个方面下功夫,使得未来区域发展水平、城乡发展水平以及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更加均衡。

  新京报:如何调节过高收入,哪些人群的收入要进行调节?

  张明:调节高收入主要通过税收来实现。具体来看,调节的税收措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所得的税收,最典型的是个人所得税;一类是基于财产的税收。

  目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已经不低,最高可以到45%,但针对个人财产的税收措施却并不多见。未来要更好实现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平衡,可能会引入一些财产性的税收政策,比如,资本利得税、房地产税、遗产税等。

  这种以财产为标的的税收具有累进性质,即被征收对象越富裕,税率越高,是西方国家采用较多并行之有效的收入再分配手段,未来在中国类似政策可能会陆续出台。

  畅通向上通道需进行多方面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基础

  新京报:此次会议也提出了,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在你看来,如何实现畅通向上流动通道?

  张明:导致中国社会阶层之间流动性下降的关键之一是,中低收入家庭通过教育让子女实现阶层跃迁的通道面临一些阻碍。比如,中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大学之后,找到好工作的概率在下降,即他们获得更好福利、获得晋升的概率在下降。而且目前不少城市房价较高,年轻人很难在城市买房,租房的费用也居高不下,从而很难在城市长期立足。

  对此,我们要进行方方面面的改革。比如,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同时,教育体制的改革很重要,房地产的调控也是必要的。不过,政策改革不能一蹴而就。

  具体来看,教育体制改革是基础,这包括降低中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学的总体负担,提高其未来的就业竞争力。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面临的大问题是,一方面,大部分资源用于发展高等教育,优质职业教育发展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中国就业市场上存在结构性失业情形,普通大学生供过于求,高级蓝领工人供不应求。

  国家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到高水平职业教育上去,而且要构建一个从职业中学到职业学院,再到企业就业以及随后晋升的职业通道,帮助选择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未来找到更好的出路,这比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可能更加重要。

  中国已经到了三次分配发展阶段,有余力企业可以多做贡献

  新京报:如何理解“三次分配”,具体如何进行“三次分配”?

  张明:所谓一次分配是靠市场力量调节的最初的收入分配;二次分配是依赖政府干预,政府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矫正初次分配中的失衡,使得分配更加公平;三次分配则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高收入的企业和个人通过自愿捐赠来帮助弱势群体。中国已经到了这个发展阶段,未来三次分配的发展会逐渐加快。




上一篇: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新增年产1705万支针剂
下一篇:广州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实验室仪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