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



  他14岁上小学,被誉为“公元前300年至公元1950年间对神经科学进展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他曾经说过,人应当像乌贼那样,不论走到哪里,都要留下一丝墨迹。走过传奇的百岁人生,他做到了。

  他是国际公认的树突生理功能研究的先驱者,我国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

  日前,小行星“张香桐星”命名仪式在他生前工作的地方(现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举行。

  浩瀚的科学星空中,张香桐(1907-2007)也是一颗闪耀苍穹的“星”。

  14岁上小学,仅用两年时间考上中学

  与一般的“学霸”不同,张香桐14岁才开始上小学。他的家在河北省石家庄正定县城往南二十多里的一个小村庄,贫困是他童年记忆的底色。

  而异于常人的勤奋,使得他仅用两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并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入直隶省立第七中学。这种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以及愿意为之付出不懈努力,成为他一辈子用心钻研科学问题的发端。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

16岁的张香桐

  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为了生计他打工不辍,做过报社的校对,当过木匠,甚至去过殡仪馆给逝者化装。

  张香桐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不仅发表在了当时获得国际生理学界称道的《中国生理学杂志》(英文版),还在中国生理学会第九次年会上被宣读。这一年,他29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将仪器设备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张香桐一路辗转长沙、桂林、阳朔等地。颠沛流离中,他完成了刺猬脑干内细胞核团的组织学观察,绘制了40多幅脑显微切片图。

  “他的图简直可以和工笔画媲美!”多年后,在张香桐身边工作的人,无不对他手工绘制的各种图表示赞叹。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

张香桐手画的刺猬切片图谱

  一封自荐信,踏上耶鲁大学求学路

  人生的际遇,有偶然,也有必然。

  抗日烽火中,对于35岁的张香桐来说,在贵阳安顺军医学校任教,本来不失为一个安稳的选择。有一天,他在当地图书馆读到耶鲁大学约翰·福尔顿教授写的《神经系统生理学》,顿时就被迷住了。他来回跑了几趟图书馆,才把这本书一字一句地读完,并萌生了前往福尔顿实验室进修的想法。然而,这在同事们看来有些异想天开了。

  憋着一口气的张香桐,于是写信给这位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并附上了自己写的论文。3个月后,他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电报,起初还以为送错了,连电报都没有拆开,当场退还给了邮递员。等到确认这封电报真的是发给自己的,他打开一看,里面只有3个英文单词:yes letter follows(可以,余函详)。福尔顿竟然同意了他的请求。

  起初,他只是作为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在福尔顿的实验室工作。当时有一个机会,他只要参加英语以外的两门外语考试,就可以攻读博士学位。张香桐在北大读书时,第二外语就是法语,后来他又自学过德语,能阅读专业德语文献。机遇,确实喜欢垂青有准备的人。他顺利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

张香桐1950年在美国

  仅用了3年时间,张香桐于1946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导师福尔顿评价,他的博士论文是1930年以来向系里提交的论文中最出色的一篇。

  “像乌贼那样,不论走到哪里,都要留下一丝墨迹”

  1989年美国出版了《神经科学百科全书》,作为“公元前300年至公元1950年间对神经科学发展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张香桐的两项研究成果被收录其中。

  一项是他攻读博士期间合作发表的“猴运动皮层内肌肉部位代表性”一文,被神经生理学教科书认为是这一领域的经典工作之一。另一项是对猫后肢肌肉神经中传入纤维组成的研究,当时对于肌肉神经中是否有三类直径大小不同的纤维,还没有直接的解剖学证据。张香桐和合作者测量了肌肉神经中的大量传入纤维后,按直径大小,将其划分为三类。这一经典分类法,一直沿用至今。




上一篇:高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连云港 连云港推进“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