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乳腺癌别忘一件小事!国际大咖“云”集传递最新资讯



“保命”“保乳”与“保美丽”都想要,如何实现?   

……

6月17日-19日,由广东省人民医院承办的2022国际乳腺癌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该论坛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也是广东省诊疗一体化项目。海内外名医大咖、基础医学科学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云”集一堂,分享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疗的最新进展,“广东省诊疗一体化项目”47家联盟单位的一线医生们也在线学习先进的诊疗理念。

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联合广州日报健康有约推出的“名医大讲堂微课”特别直播节目,则通过精彩的科普,拉近普通人与“高大上”研究之间的距离。

廖宁教授指出,外科手术是根治肿瘤的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乳腺癌外科手术在日益精进,不断突破手术治疗的禁区,一些以往的高精尖手术如DIEP手术在省人民医院也已经变成了“常规”手术。而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保乳手术、乳房重建-整形,也让“保命、保乳、保美”不再成为“单选题”。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医学人才的薪继火传,构筑拦截乳癌的“防线”,需要更多的“生力军”加入。恰逢高考分数揭晓、填报志愿之际,廖宁教授与考生们分享自己当年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经历,鼓励年轻人们投身医学事业,为治病救人、守护生命奉献青春与热情。

新的发现!

有些基因突变或与年轻患者有关

廖宁教授介绍,这场国际医学大咖“云”集的高规格乳腺癌学术会议传递出许多值得期待的新进展。

乳腺癌中最为凶险的“三阴乳腺癌”(病理检查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原癌基因HER-2均为阴性),以往的治疗只有化疗一条路,因疗效不佳而令患者望而生畏。而最新探索显示,对早期三阴乳腺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通过应用免疫治疗、ADC偶联药物,有助于改善“三阴乳腺癌”的预后。

作为一种在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分子分型上都具有很强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胚系或体系分子特征对治疗疗效和预后都有很大影响。人们已经知道,突变的BRCA1/2基因可导致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的发生风险升高。

“我国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在50岁,这些年来,我们发现许多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并没有查出BRCA1、BRCA2的高表达。到底是什么让她们患癌?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廖宁说,只有找到答案,才能更好地拦截乳腺癌,为乳腺癌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近年来,廖宁团队致力于推进对我国乳腺癌人群遗传易感基因突变筛查的大队列研究,探索我国人群乳腺癌的胚系和体系突变谱特征,现已发现15个与女性肿瘤有关的新的基因突变。这一研究成果也在此次会议上进行了分享。

“我们发现,6%的乳腺癌患者与 BRCA1、BRCA2有关,6%与另外的13个基因有关。而在40岁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中,还存在一些意义未明的基因突变(VUS)。”廖宁教授介绍这一研究仍在待续推进,希望有助于发现符合我国患者人群分子特征的潜在治疗靶点,从而提升我国乳腺癌精准治疗的水平。

十年磨剑!

乳腺癌外科技术在不断进化

“过去十年,在乳腺癌领域药物和综合治疗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通过外科医生们的努力,乳腺癌外科技术也在不断‘进化’。”廖宁教授介绍,在乳腺外科领域,医生通过新的手术方式去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

廖宁教授指出,Ⅰ期或者Ⅱ期乳腺癌患者,外科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而Ⅲ期、IV期患者仅靠外科是不够的,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很多年前,外科医生只在摸到肿瘤时才能做手术,而在影像学新技术新设备的辅助下,外科医生的眼神更‘锐利’,能够早早揪出仅有1毫米大小的肿瘤,从而在肿瘤极早期的时候予以切除。”廖宁教授指出,以省医团队为例,借助先进的“鹰眼”B超系统,2021年诊断出的原位癌占所有乳腺癌的24.75%,大大提升了早期乳腺癌的筛查和“拦截”的成功率。

传统的乳腺癌手术切口大,会影响女性的机能,对女性乳房外观造成影响,而现在外科医生可以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保腋窝”)、保乳手术、微创手术、乳房重建、假体植入等方式,为患者解决这些烦恼。




上一篇:7月22日政策性粮食(大豆)交易公告
下一篇:这个基因突变几乎影响大脑所有细胞,3大热门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