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MIF 评委100人】松禾资本罗飞:投创新,实际上投的是新旧产业替代



《科创板日报》6月29日讯 (记者 敖瑾)创新,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的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创新的作用更举足轻重。

从今年开始,上海报业集团旗下财联社将携手科创板日报、鲸平台等一起,依托星矿数据,重磅打造一个面向新经济领域、针对to C端企业及产品的企业创新力奖项评选——2022MIF魔力果实创新力奖。

我们将通过数据+多维度分析模式,对企业技术创新力,商业模式创新力,品牌营销服务创新力等进行分析评级,以充分挖掘和显现优秀企业的创新实力。力争这一评价结果,能成为一二级市场投资人评判企业投资潜力的重要依据。

为此,我们广为邀请有代表性的投资机构投资人、研究机构学者、咨询公司负责人和资深财经媒体人等,作为评委,共同组建起一个百人评选委员会。希望能凭借他们的丰富经验、锐利眼光和前瞻视野,帮助一起找到那些在创新领域卓有成效的优秀中国企业,呈现这些企业在多个方向维度的创造性贡献。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我们将采访和对话众多评委,他们是投资人、学者、咨询专家和资深媒体人。力图通过呈现他们的思考和所见所想,以帮助理解中国企业界当前丰富的创新做法,亦启发未来更多的企业创新实践。

这一期,我们专访的是“2022MIF魔力果实创新力奖”评委会评委、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

松禾资本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997年,由厉伟和罗飞共同发起创立,核心团队具有20多年的科技投资经历。松禾资本专注于早期和成长期投资,重点投资数字科技、精准医疗、创新材料三大硬科技领域。目前,松禾资本在管基金规模达到180亿元,已投项目400多个,部分成员企业包括商汤科技、华大基因(300676)、开拓药业、德方纳米(300769)以及大疆创新等。

以下为访谈实录:

面对创新,创投机构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Q: 松禾资本如何理解创新?

A: 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附加值。2000年之后,主要是模式创新,也就是在存量的环境下,通过模式创新来激活存量资源。而模式创新大多发生在互联网领域,可以说,互联网的模式创新给现在社会的创新奠定了一个基础,实现的结果是提高效率,并且激活存量带来增量。

除了模式创新,还有技术创新。对投资机构而言,我们更希望看到更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尤其是底层创新,带来真正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且具有持续性。对技术创新的强调是在2009年前后,包括硬科技的技术创新,以及这几年强调比较多的数字化、材料创新以及生命科技的创新。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竞争力,需要的就是底层的创新。这也是为什么松禾一直在坚持对硬科技的投资。

Q:松禾资本在创新领域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A:松禾在寻找投资标的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看科研成果是否能转化;另一方面,是看创始团队是否有产业基因,从产业走向创业。

松禾1999年就已经投了深圳科兴,当时投资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它是标准的成果转化,科兴生物是中国工程院侯云德院士和北京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的干扰素生产企业。侯云德院士研制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制剂注射用人干扰素α1b,21世纪是巴西vs瑞士让球 的世纪的呼声在当时已经很高;第二,科兴当时已经接受了风险投资,主要是海外华人管理的基金;第三,在产业化上,当时的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尤其是创新的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它的收入和利润在各行业来看都是龙头。

当时我们还投资了荣信股份、同洲电子(002052),这几个项目其实都有共同的投资出发点,即它们都属于成果转化,而且涉及的技术是对国内空白的补充,解决了当时关键技术突破的问题。

Q: 面对创新,创投机构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A: 第一,创新的方向是什么,要了解发展的宏观趋势。第二,找到创新者群体。第三,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思考还能如何给创新赋能。创投机构实际上要解决的就是这三个问题。

2008年松禾对华大基因的投资,就是一种对趋势的把握。当时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还在如火如荼地开展,2003年前后,以美国为主的全球科学家第一次对人类基因组做了一个解析,华大基因是当时唯一参加这次研讨的中国团队。

与此同时,华大还有一个庞大的创新者群体。华大基因更像是一个研究院,它的研究领域以基因测序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到制药等方面。研究人员加起来超过5000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研究人员都会拿出阶段性成果。松禾跟华大有深度的战略合作,对其进行长期跟踪,就能更早地看到并参与到他们的成果转化当中。从2008年到现在,松禾已经和华大合作十多个年头了,我们还支持了从华大基因出来创业的团队,华大后来也给了我们支持,成为了我们基金的出资人。




上一篇:浅谈中小学科技教育中的伦理道德和科研规范
下一篇:中国的转基因农产品市场不能都让外国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