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一线观察



  原标题:“引侨联侨惠侨聚侨” 撬动发展交流新格局

  汕头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一线观察

  百年商埠汕头因侨而立、因侨而兴。从远赴重洋、艰苦创业到回报乡梓、投资兴业,潮汕华侨华人在汕头经济特区发展中功不可没。

  迈入新时代,汕头扛起改革开放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的职责使命,以开展“引侨、联侨、惠侨、聚侨”行动,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将交流的大门越开越大,携手侨胞再出发。

  “侨”文化赋能城市新活力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的樟林古港旧址,停泊着供游客参观的一艘仿古红头船。它船头漆成朱红,船侧画以大眼。一百多年前,类似这样的红头船曾无数次扬帆远航,运载往来货物,搭乘成千上万的潮汕华侨出海谋生。

  彼时的樟林古港是粤东第一大港,拥有“八街六社”,商贾云集、货栈成行。岸上的永定楼,原是商人洽谈和船工休闲之地,后为汇款、家书同体的侨批互通节点,如今被改造成一家镇级侨批展览馆,上百件侨批承载了华侨的奋斗心路与家国情怀。

  红头船和侨批都是汕头因侨而立、因侨而兴的缩影。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约1500万潮汕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分布在海外。从远赴重洋、艰苦创业到回报乡梓、投资兴业,他们及先辈在汕头经济特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留住华侨华人的乡愁根脉,汕头持续弘扬“侨”文化,推出保育活化特色古迹、建设“最美侨村”、保护研究侨批、打造华侨华人主题馆等系列举措。

  作为百年商埠文化地标和潮人精神文化家园,位于汕头市中心的小公园开埠区也再现活力。围绕中山纪念亭呈散射状的骑楼街区,分布着展览馆和商铺,融合非遗展示、文创活化、美食体验和红色教育等元素。

  在“番客村”汕头市濠江区东湖社区,1万多名旅外乡亲累计捐资上亿元兴建当地学校、道路、广场、自来水系统等项目。如今在排水沟改造而成的景观水廊上,题写的“侨连四海 情系东湖”道出深重情谊。村支部书记林荣任说:“未来社区将依托古村和侨乡优势,以打造‘最美侨村’为契机,推进社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汕头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汕头坚持经济文化双向发力,通过突出侨乡特色、着力筑巢引凤、搭建文化桥梁等形式,切实将侨的优势转化为汕头发展优势,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侨”经济撬动产业新格局

  从汕头到加拿大,再走向世界,加拿大籍华人郑志光投资建设汕头市奥斯博环保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反渗透膜及纳滤膜系列产品和膜元件等产品远销海内外,广泛运用于工业料液分离、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

  郑志光介绍,汕头工厂年产值超2亿元,目前正在筹备扩建厂房,计划将产能扩大到当前的两倍。“汕头重视并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国内对环保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未来三年有信心实现新突破。”

  20世纪初,侨胞曾帮助汕头建立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自来水厂和第一座电厂。在20世纪30年代,潮汕地区民族工业有八成有侨胞参与。自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以来,从工业、服务业到金融、商贸等产业,来自华侨华人的投资项目近6000个,合同侨资金额约150亿美元,华侨华人累计捐赠款物总值超百亿元人民币。

  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这是全国唯一兼具“侨”和“文化”内涵的国家级平台。经过七年发展,华侨试验区已成为汕头经济特区“重新出发”“迎头赶上”的新动能。

  在华侨试验区内,一个个工地正在紧张施工。即将承办亚洲青年运动会的主体育场馆已经完工,立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已经立起施工广告牌,即将成为粤东规模最大医院的汕头市中心医院扩建工程正加紧施工……现在,这里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20年和2021年,它的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20%,在粤东西北地区排在前列。

  汕头提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目标,并明确将“三新两特一大”,即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六大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华侨试验区将承担起更多使命。

  “现在华侨试验区逐步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空间优势巨大,初步形成总部经济、特色金融、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四大核心产业,已经成为汕头构建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刘俊毅说。

  “侨”平台推动交流新高度




上一篇:一文解决80%的双元载体问题
下一篇:LV、爱马仕、喜茶……品牌外包装改造催生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