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型mRNA新冠疫苗获得新突破,室温可存放一



来源自 公共卫生信息
一种热稳定性良好的新型
mRNA新冠肺炎疫苗
2020年7月23日,《Cell》在线发表了由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苏州艾博巴西vs瑞士让球 有限公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清华大学和军事医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题为“A thermostable mRNA vaccine against COVID-19”的文章,揭示了一种脂质体包裹可编码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域的信使RNA(mRNA-LNP)作为新型疫苗能在实验动物中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并且体外热稳定性良好,为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开发和后续临床试验提供了依据。
导 读
在全球新冠疫情依旧严峻的形势下,mRNA疫苗因能在短时间内进行规模化生产使其在应对大流行的过程中非常有吸引力。2020年3月,Moderna的mRNA-1273作为美国首个针对新冠肺炎的mRNA疫苗(NCT04283461),进入I期临床试验仅用了42天。在全球范围内,多种SARS-CoV-2 mRNA候选疫苗还在持续开发,进一步证明mRNA疫苗的巨大潜力。但是,针对COVID-19的mRNA疫苗的机制尚不清楚,其有效性也尚待证实。因此,本研究在动物模型中探究了新型mRNA疫苗(称为ARCoV)的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为疫苗的研发及后续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与结果
该研究首先通过脂质体装载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构域(RBD)中一段氨基酸序列(aa319-541)的mRNA片段,成功构建了平均直径为88.85nm的脂质体纳米粒,通过体外细胞转染实验验证了ARCoV进入细胞后能够高表达RBD片段。
动物体内递送实验表明,BALB/c小鼠在肌肉注射ARCoV 6h后即可在注射位点和上腹部检测到大量药物发光信号,并在12h信号强度达到最大,48h信号消失。其他注射途径中,皮下注射可在上腹部检测到药物发光信号,滴鼻注射无检测信号产生,尾静脉注射可在血清中检测到高表达的RBD。与此同时,ARCoV进入体内后主要集中于肝脏,少部分会被运送至脾脏以及肌肉中,且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该疫苗在体内可激活免疫系统,招募抗原呈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加工呈递抗原。
小鼠在第0天和第14天分别通过肌肉注射2ug或10ug ARCoV的免疫结果显示,两次剂量的疫苗即可诱导高水平的抗体,且具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广泛中和能力。此外,流式细胞和ELISPOT的结果表明,ARCoV疫苗成功诱导Th1偏向的SARS-CoV-2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接受两次ARCoV免疫的小鼠在首次免疫40天后进行SARS-CoV-2小鼠适应性毒株(MASCp6毒株)攻毒实验,小鼠的肺部和气管在攻毒5天后均未检测出病毒RNA,并且病理学染色也未发现肺部损伤或炎症。此外血清中和抗体的实验显示,疫苗引起的血清中和抗体产生可能是抵抗SARS-CoV-2攻击的免疫相关因子。
研究人员在食蟹猕猴中对该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做了进一步的验证。猕猴在第0天和第14天分别肌肉注射100ug或1000ug ARCoV后,体内同样产生了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
基于现实条件对于室温下储存疫苗的需求,该研究也探究了ARCoV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该mRNA脂质体制剂在4℃和25℃条件下至少可保存13天,并不会影响其中的报告基因mRNA表达;而37℃下存储7天其价效降低约13%。这表明ARCoV疫苗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消除冷链运输的需要。
研究局限性
1. 研究中使用的小鼠适应性SARS-CoV-2毒株(MASCp6)不足以反映疫苗在动物模型中抗野生型毒株的免疫保护作用;
2. 由ARCoV诱导的中和抗体的持续时间尚未能确定。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随着抗体应答的减弱,机体可能再次感染,故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动物模型中的长期免疫反应以及ARCoV在人类中的有效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7.024
翻译:徐丽
选稿:王美祥
审校:彭建涛,邱宏宇
原标题:《公卫·速递 | 国内新型mRNA新冠疫苗获得新突破,室温可存放一周》




上一篇:四川优质建筑模板生产厂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