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富矿”遇采集难题



药物“富矿”遇采集难题


图为河豚

由于许多有显著活性的海洋化合物因自然资源有限而无法大量获得,药源采集难成为制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开发的主要障碍。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有望破解上述难题。

海洋虽然是找药的“富矿”,但资源开发却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有数据显示,海洋生物量占地球总生物量的87%,生物种类达20多万种,但在目前已分离鉴定的海洋天然产物中,被开发成药物或进入临床研究的却仅占约1%。

由于许多有显著活性的海洋化合物因自然资源有限而无法大量获得,药源采集难成为制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开发的主要障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多位专家认为,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有望破解上述难题。

药源采集遇阻

河豚肝脏中的提取物可用作抗癌药物;从太平洋鲱鱼的精巢中提取脱氧核苷酸,对白血球增生有明显作用;从带鱼鳞中提取鸟嘌呤,可用作治疗白血病新药的原料……随着陆生药源的日渐减少,“向海洋要药”成为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海洋具有高盐、高压、缺氧、低温等异于陆地的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也使得很多海洋生物形成与陆地生物不同的代谢途径,并产生结构独特但药理、毒理作用显著的活性成分,而且大多数成分都是前所未见的。

到目前为止,各国研究人员已经从海洋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中发现了近2万种天然产物,它们分别在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领域中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理论上陆生资源有的,海洋资源都有。陆生资源没有的,海洋资源还有。而且,丰富的海洋资源不容易像陆地资源一样局地枯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小军称,海洋资源目前还很少被开采,因此具有很大挖掘潜力。

不过,与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大面积领海,但在海洋药物的开发上却一直处于落后地位,海洋药物开发明显滞后于陆生天然产物。

“首当其冲的是药源采集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对记者指出,一些具有高活性化合物的海洋生物,资源量往往非常稀少,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人工养殖也不太可行。另外,由于海洋生物的高活性成分结构十分复杂,因此,培养条件也会非常苛刻,药源很难大规模获得。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长生也表示,海洋药用资源的采集难度远高于陆生资源,采样后的保鲜、保存、运输等都需要整体考虑。“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考虑,样品采集量还不宜过大,不能破坏采样点的生态平衡。”张长生说。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对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缺乏系统评估,所以目前可利用的资源种类十分有限,极端海洋生物资源几乎没有得到利用。而捕捞过度也使得近海海域生物链遭破坏,造成许多重要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为此,海洋药源的采集被迫向深海海域探索,采集难度也随之进一步加大。”陈冀胜说。马小军也表示,由于我国在海洋药用资源开发方面的研发历史短、人员少、投入少,学科与技术集成较弱等主观因素的制约,海洋药用资源利用难度较大。

生物技术破解难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药物研究和开发都以跟踪和仿制为主,海洋药物也不例外。如何从海洋生物中寻找到高效低毒的活性天然产物并工程化利用,成为我国药物研发实现从仿制到创新的关键一环。

据介绍,我国现有的海洋药物大多属于天然药物范畴,即直接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比如多糖就是从鱼虾贝类中直接获得,这些药物的作用往往比较宽泛。而一些具有特殊疗效的高活性的药物,则需要将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经过化学或生物技术转化获得。

如今,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让陈冀胜对海洋药物研发的未来充满信心。在他看来,合成生物学将成为海洋药物开发的出路。“通过生物合成的途径可将海洋活性物质工程化提取,当然这一方法的研究需要有一段过程,不会太快,但是很有希望。”

张长生也表示,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组挖掘、合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将促进新的药源物质的发现和对已有先导化合物的改造。

在他看来,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海洋微生物药物的研发中具有很高的潜力。“海洋微生物作为药源具有独特优势,如需要的样品量少,属环境友好型采集;海洋微生物可在实验室大量发酵培养,属可再生资源,且易于合成生物学等技术改造,使之定向生产所需产品。”张长生说。




上一篇:研究显示:特定乳酸菌可对嘌呤产生作用减轻痛风
下一篇:美史密森学会设立冷冻植物库 旨在记录生物多样性促进基因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