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感生态学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几点思考



文 | 赵景柱a, b,严岩b,邓红兵b,刘国华b,代力民c,唐立娜a,石龙宇a,邵国凡d(a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b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c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d美国Purdue大学)

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阐释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现已存在的几个问题。同时为了扩展景感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提出了景感,景感营造和广义景感生态学(景感学)的概念,探讨了景感生态学与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概述了景感营造的3种途径和8项主要原则。这3种途径包括借助已有载体、对已有载体进行改造形成新的载体、新构建载体来进行景感营造。景感营造的8项原则包括愿景呈现的双向性、方位的顺脉性、时空组合的多尺度性、物理感知的系统性、心理认知的整体性、物理感知与心理认知的交互性、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营造过程的渐进性。最后建立了一个景感学研究的总体框架。

伴随着物联网(物灵网)和人工智能突飞猛进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广泛融合,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思想和新的需求(Zhao et al. 2013)。这样的时代背景迫切要求我们从人类未来文明形态、发展走向和福祉的高度对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等概念及其内涵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梳理和分析,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的系统和深入研究,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2015年提出了景感生态学的概念。景感生态学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自然要素、物理感知、心理认知、社会经济、过程与风险等相关方面,研究土地利用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科学(Zhao et al. 2016)。这一概念表明,景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联系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桥梁。

本文通过扩展景感生态学的内涵与外延对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进行系统和综合研究。

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有很多解释,但是人们通常采用的是联合国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内容的表述,即(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WCED,1987;赵景柱,199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前,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中文译文通常采用的是“持续发展”(赵景柱,2013))。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也有很多种解释,但人们一般采用的是Daily给出的定义,即生态系统服务是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属物种支撑和维持人类生存的条件和过程(Ecosystem services are the conditions and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natural ecosystems, and the species that make them up, sustain and fulfill human life.)(Daily,1997; 赵景柱等,2000)。

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分析,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保持、改善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并能为人类当代和后代提供可持续福利的发展。我们进一步把相应于这一发展模式的文明形态称为生态文明(赵景柱,2013)。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这种认识体现了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福利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可以更直接地展开。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根本目的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有很多种形式,包括物质量评价、价值量评价和二者相结合的评价,还有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与GDP进行比较的评价(Daily,1997; Costanza et al. 1997)。

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不能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要支撑和服务于评价的目的。我们认为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保持和改善生态系统提供物质量的服务能力,进而促进和保障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价和价值量评价的目的是不同的,应用场合也是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估主要用于生态系统受损或生态补偿的价值评估(赵景柱,1991),而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的动态评估可以反映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变化态势和实际状况。对于同一生态系统,如果分别进行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评价结论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赵景柱等,2000)。

对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结果通常情况下是不能真实反映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实际情况的。某些情况下,生态系统价值量评价结果可能会偏离我们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的初衷和目的,模糊我们对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判断。比如我们可以假设某一区域只剩最后一滴能够饮用的水,那么这滴水的价值量之大是无法想象的。




上一篇:生态学家孙儒泳院士去世,曾说离开生态学也就
下一篇: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