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环保行业:市政相关业务照常运转 产业



【专题】大考:医疗废物处置的“困”与“机”

疫情当前,各行各业的复工情况成为热议话题,环保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在财经网的上一篇报道《疫情下的环保行业:参建火神山排污、防护工程,开展医疗废物处理行动》中,着重梳理了环保企业在疫情期间的驰援、应急处理情况,其中提到了高能环境等企业参建火神山医院,另有多家环保企业紧急开展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复工的号角早已吹响。

另外,与市政相关的业务更是在不间断的运转当中。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李宝娟在接受财经网采访时表示:“像是污染治理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机制都在运转,城市正常运转必不可少,所以这块不能中断。”

市政相关业务照常运转,工程项目或会延期

经过各地积极推动,污染治理逐步实现常态化。因此,在疫情对复工的影响方面,污染治理等市政相关业务几乎没有受到波及。

李宝娟告诉财经网:“像是污染治理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机制都在运转,城市正常运转必不可少,所以这块不能中断。且此次疫情导致国家、各级政府对于城市环境的卫生、管理方面,如垃圾、污水治理的需求趋势越来越强。”

随后,高能环境副总经理张炯向财经网证实了这一说法,张炯表示:“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等跟市政相关的业务在春节期间是没有停产,没有受到影响。”

但对于环保工程类项目来说,复工恐将延期。李宝娟向财经网表示:“像是在招投标过程中、马上要上的新建工程或者在建工程,会受到一些影响,时间上会往后延。”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信息部于2月21日发布的环保企业复工情况调查,截至2月10日,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行业在建项目复工率仅约15%,复工人员不足30%。预计到2月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行业复工项目和人员比例将分别达到约40%和50%以上。

调查显示,由于环保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在复工过程中遇到主要困难:一是由于疫情防控管制、交通停运等原因,很多一线员工无法按期返回工作地;二是企业复工复产需保障员工所必需的防护装备,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紧缺,造成复工审批时间滞后。同时部分企业出现产品滞销、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

复工延期带来的项目推行困难主要增加了中小环保企业的经营压力。李宝娟告诉财经网:“对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主要还是上游带来的影响比较大,下游的项目就推进不下去,这样的话企业的回款就回不来,就会影响到企业资金的流转。”

对此,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表示,日前,协会已将调查结果及企业反映的相关问题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扶持政策,采取“合理延长工期,给予流动资金贷款,减免税收”等帮扶措施。希望各会员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快复工复产作为近期工作重点。

此外,财经网还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信息部了解到,现在有些企业也在想办法减少损失。“首先在人员方面,企业要留住人,不能马上关停人都走了,然后等开工时找不到人。其次,企业也在利用这部分时间做内部培训,包括技术、管理等方面,发展一些远程办公手段,在线上进行管理服务,疫情会促进环保企业在运行管理效率方面去升级。”李宝娟如是说。

医疗废物处理等细分领域发展得到促进

疫情期间,医疗行业成为一线主力军,而环保企业则在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张炯向财经网表示:“这次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很类似,当年‘非典’直接推动过了我国医疗垃圾处置相关的规范出台,可以说是开创了医疗垃圾处置的市场,这次疫情则推动了临时医疗垃圾处置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财经网了解到,高能环境在完成了火神山医院的防渗工程建设之后,又派出了医疗废水处理运营团队与医疗废物处置运营团队进驻疫区。张炯向财经网介绍称,医疗垃圾在火神山医院设置了两台焚烧炉,因为新冠肺炎传染性强,医院内产生的生活垃圾也是按照医疗垃圾的标准进行的处置,公司采取了三班倒的方式确保医疗垃圾“日产日清”。

除了疫区之外,为阻断病毒传播渠道,近期多地积极行动,规范疫情期间废弃口罩收运处置,加强医疗废弃物处置监管。福建省利用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加强疫情期间医疗废弃物监管。

河北省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在所有城镇居民小区、村庄(自然村)、公共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集中区等区域按照人员规模和行进线路合理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收集桶数量要达到1个以上。对于收运处置管理,要求收集废弃口罩前,应完全消毒并扎紧塑料袋口取出;由专用运输车辆密闭转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厂或工业炉窑等协同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置。

受疫情影响,医疗废弃物处理成为迫切需求,该类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发展,并将会得到长期的关注。




上一篇:浙江龙盛(600352)2019年中报点评:染料龙头优势显著 上半年业绩同比上升
下一篇:ZKSCAN3可延缓人干细胞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