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



☞ 当前经济活跃程度显著降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近期有所强化。三重压力强化直接加大就业压力。

☞ 预料之中的是信贷需求萎靡,信用传导机制不畅;有些预料之外的是企业无营收基础、居民收入受损,在此条件下减税退税力有不逮;出乎预料的是项目开工受阻,制约了专项债提速发行对基建扩张的支撑。

☞ 有序恢复物流畅通、推动生产和生活秩序恢复正常,这仍是当前稳定经济的第一要务。

☞ 为增强市场预期、真正畅通政策传导机制,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拓宽思路:

第一,增量纾困政策应更加侧重保居民,可考虑对低收入群体直接发放补贴,而非把重点放在消费券形式或开展针对个人的减税。针对中低收入群体进行收入补助,其总体量级是“可以承受之重”,而且这类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具体可以设想三种补贴方式:一是对因停工而收入减少的群体进行抗疫补贴;二是对全国低保群体进行抗疫补贴;三是扩大规模,对全国收入最低20%的家庭进行补助。

第二,应提高地方政府对债务资金的可支配度,增强其稳基建、稳增长的能力。实现方式可考虑两个方向:其一,正视相当一部分地方基建项目难有稳定财务收益的现实,适度放松对财务收益和绩效的要求;其二,通过扩大一般债或者增发抗疫特别国债,替换部分基建资金需求,也就是在现行预算管理体制下,加大一般公共预算对基建的支持力度。

第三,要理顺统筹机制,增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与国资管理政策间的协调性。从货币政策角度来看,可以通过降息减轻政府债务负担,增加财政政策纾困的空间。从宏观调控政策与国资管理政策的协调来考虑,可以适度增加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比例,为纾困政策提供资金。

——徐奇渊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盛中明 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青年研究员

宏观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

宏观政策传导机制不畅:

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

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近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反映出,当前经济活跃程度显著降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在近期有所强化。

在此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不畅,这完全在预料之中。此时,财政政策积极发挥作用最为合适,因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小、支出的主动性强,对应的乘数效应也更大。但是当前相当一部分地区物流不畅、经济活动受到较大影响,并导致企业营收基础削弱、居民收入受损,从而导致财政的减税、退税政策力有不逮,该因素导致的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有些在预料之外。更甚者,部分项目开工受阻,直接制约了专项债提速发行、财政支出对基建的支撑。该因素导致的宽松政策传导不畅更是超出此前预期。一些重点企业坦言,现在的基建不是没有钱,而是开工受阻。因此,有序恢复物流畅通仍是当前稳定经济的第一要务,否则财政政策也会继续面临货币政策“推绳子”的窘境。

另外,为增强市场预期、真正畅通政策传导机制,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拓宽思路:第一,增量纾困政策应更加侧重保居民,可考虑对低收入群体直接发放补贴;第二,应提高地方政府对债务资金的可支配度,增强其稳基建、稳增长的能力;第三,要理顺统筹机制,增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与国资管理政策间的协调性。

宏观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

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2022年初以来,俄乌冲突显著增强了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粮食和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面临巨大的供给冲击,在推高全球通胀水平的情况下进一步恶化了全球增速预期。美欧等发达国家也不得不加快货币政策收紧步伐,其面临的“滞胀”风险也在上升。在此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外流压力上升,债务风险加剧,经济更为脆弱。此外,部分低收入国家还可能同时面临“缺粮”、通胀等多重压力。最新一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将2022年的全球经济增速下调0.9个百分点至3.5%。

外部形势的走弱还体现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上。年初至今,全球大多数股票市场指数大幅下跌(图1);进入4月,“恐慌指数”(VIX,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大幅走高(图2),该指数通过标普500指数期权价格展现市场对未来波动率的预期,其走高反映出投资者的市场预期走弱、恐慌情绪较高。 

图1:今年以来主要股票指数表现


上一篇:独家!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VS麻省理工学院基因治疗技术布局对比(附专利总量对比、合作申请对比、重点专利布局对比等)
下一篇:人行昆明中支加强政策传导和工具支持为企纾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