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后,是380万吕梁人民”



  2月27日,山西省吕梁市已经连续20天无新冠肺炎新增病例,距离所有患者出院也已经过去了12天。但张慧变的工作日程一如既往,她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她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她还在工作岗位时刻准备着。

  检验岗位更需精准把关

  张慧变是吕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检测员。当吕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结号吹响之时,身为共产党员的她毅然请战,长驻实验室,每天与病毒面对面交锋,凭借精湛的技术,以百分之百的准确率完成了吕梁市全部病毒标本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检测疑似病例标本是最关键的一步。2月15日,山西省汾阳医院救治的第6名新冠肺炎患者樊先生治愈出院。至此,吕梁市先后确诊收治的6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吕梁也是山西省最早治愈全部患者、无死亡病例且无医护人员感染的城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早发现、早收治、早确诊、早治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从吕梁发现第一例疑似病例开始,全部628个病例的826个病毒标本的检测工作,均由张慧变和她的同事完成。而张慧变已经连续工作了36个日夜,她不仅要待在实验室里,有时还得奔波在采样途中。吕梁市疾控中心在离石,而吕梁市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定点医院在汾阳医院,两地相距80公里。在汾阳医院采集完病毒标本,必须赶紧回到市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检测。从离石到汾阳,再从汾阳回到市疾控中心,加班加点开始病毒检测,到确认最终结果,张慧变经常连续工作八九个小时。

  凌晨电话,从梦乡进入“战场”

  “慧变,孝义有疫情,赶紧来单位!”1月22日,腊月二十八凌晨1时,正在睡梦中的张慧变突然接到领导的电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际,恰逢春节前夕,家在离石且尚未结婚的张慧变,主动请缨,承担了所在科室的假期值班工作。

  此时,孝义市出现一起疑似病例,患者被紧急转送至山西省汾阳医院。张慧变明白,越早进行病毒样本采集,越早进行疑似病例标本检测,越有利于进一步遏制疫情蔓延。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赛跑。

  1月22日凌晨,单位连续不断的22个电话,拉开了这位90后姑娘与新型冠状病毒全天候战斗的序幕。1月22日,检测一个疑似病例标本,“该疑似病例病毒标本呈阴性”,当检测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张慧变一直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点。1月23日,检测两个疑似病例标本,均为阴性。1月24日,检测一个疑似病例标本,结果为阴性;1月25日,检测两个疑似病例标本,一例为阳性,一例为阴性……自疾控中心启动战时工作机制之后,张慧变一直奋战在疫情一线。

  据悉,早在疫情暴发之前,吕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曾在2019年9月进行过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不仅储备了充足的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等基本医疗物资,还专门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张慧变说:“得益于单位领导的先见之明,疫情暴发之后,尽管形势严峻,可我们信心十足,准备充分,做到了处事不慌不乱,检测科学准确。”

  实验室里的战斗

  实验室的每一寸空间,都是生命与健康的战场。在实验室里,张慧变需要进行三级防护,按照相关操作流程依次完成标本检测。她介绍:“我们要直接接触病毒标本,首先从标本中提取病毒RNA,然后放入配制好的反应体系中,之后进行上机检测,最后分析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连续工作5个小时以上。最多的一天,我们不间断做了70多个病毒检测,持续6个多小时。”

  对于从事病毒检测的工作者来说,狭小的检测室里,穿着厚厚的连体隔离衣,戴着密封性很强的口罩、护目镜和手套,既要全副武装,也需要神情专注、有条不紊、仔细认真。张慧变的定力还来自她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这位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着沉着冷静的工作性格、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操作态度。

  每天的检测工作,她都在和传染性致病性极强的病毒样品打交道,即便“全副武装”,也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张慧变坦言:“最危险、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样本处理,如果稍有不慎,自己很有可能会被感染。”但作为疫情防控一线的“把关人”,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张慧变坚定地说:“身后是380万吕梁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站在这个重要的岗位上,我别无选择,只有向前。”

  2月26日晚上7时半,张慧变在完成55个样本检测后走出实验室。从1月22日开始进入检测实验室,36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她对工作更加熟悉。她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我坚信,有党的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强大合力,我们一定会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后胜利。”(王海滨)

[ 责编:武玥彤 ]




上一篇:哈尔滨医科大学2019年接收第二批公开调剂硕士研
下一篇: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学专业考研调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