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康生物:打造国内微流控快速诊断领头企业



  实验室内摆满了许多形状各异,顶部有一块电子显示屏的盒子,身穿白大褂的研发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监测和记录着每一个指标和数据。近日,

微康生物:打造国内微流控快速诊断领头企业

记者在成都微康巴西vs瑞士让球 有限公司实验室里目睹了这一场景。

  据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唐勇博士介绍,公司是成都高新区的一家创新创业企业,专注为广大中小型医院、三甲医院临床科室、民营医院等医疗机构打造精准、智慧的急慢病现场快速诊断方案,帮助患者实现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慢病管理。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内微流控快速诊断领头企业。

  ■ 本报记者 杨成万

  1 成果

  创新研发小型体外诊断产品

  据唐勇介绍,目前我国大型医院的大多数体外诊断设备,特别是大型体外诊断设备大多从国外进口。同时,这些体外诊断设备体积大,不便于移动、携带,即使患者住院,也无法在病房进行诊断。

  唐勇说,为此,公司基于流动捕获微流控芯片技术、时间分辨荧光纳米材料改造技术、纳米材料喷墨冷冻干燥技术、极速PCR技术等专利,通过多项底层技术创新,攻克了微流控芯片大批量产的技术瓶颈,有望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微流控芯片量产。

  目前公司研发成功的项目为体外诊断(IVD)领域的智慧即时诊断(POCT)产品。“POCT是指在病人身边进行的诊断,现场采样、即时分析、快速获得诊断结果,大多数诊断项目8-15分钟出结果,少数诊断项目20-30分钟出结果。诊断的准确度平均可达99.6%。”唐勇介绍。

  他表示,从短期来看,公司致力于小型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运营和维护。由于其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携带,主要在基层医院、三甲医院临床科室、救护车上用于对常见感染疾病、传染疾病的精准定量诊断,以及对高发心血管类疾病的快速诊断。从中长期来看,可进一步研发出能够与国外生产厂商抗衡的体外检测设备,拓展至家庭常见慢病管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低成本、低收费、造福患者”的目标。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公司已建立了近2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中心和共9000平方米符合GMP要求的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现代生产基地,配备了先进的研发和生产设备,引入了完善、科学、标准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可满足高品质的微流控快速诊断试剂和仪器的量产需求。

  目前,公司与重庆、陕西、河南、山东、云南、贵州等地的部分医院开展合作。“今年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公司的市场拓展工作遇到了一定困难。今年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力争全年实现数千万元的营业收入。”唐勇表示。

  2 愿景

  未来5年内在资本市场上市

  资本的眼睛是雪亮的。由于公司创业项目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自然吸引了资本的青睐。目前,公司已先后完成了三轮股权融资:天使轮融资人民币1200万元,领投方为北京华德资本;A轮融资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领投方为兴港投资集团;A+轮融资人民币3000万元左右,领投方为河南省高科技创业投资基金;跟投方为红塔证券(601236)旗下的红证利德资本公司。

  公司在创业过程中,也获得了各级政府特别是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除了在房租方面获得减免外,唐勇还被成都高新区认定为“金熊猫创业人才”。同时入选成都市“天府人才计划”,并获得了相应的奖励。

  唐勇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作了如下分析:从应用场景来看,公司研发的体外诊断产品由于体积小,便于移动、携带、操作简便,高效等优势,将受到越来越多医院的欢迎。

  从技术创新方面看,2021年,公司首创的“DISKFLU碟式微流控免疫联检诊断平台”取得注册证。“只需在碟式微流控芯片上加一次样本,就可以在15分钟内自动完成最多9个项目的精准定量检测,该产品主打心内科、急诊科、胸痛中心、ICU等临床POCT市场。”唐勇告诉记者。

  从产业化方面看,公司的创业成果已经开启了产业化之路,预计到2025年时,公司年营业收入可达1亿元以上。随着公司的创业创新成果逐步走向广大中小型医院、三甲医院临床科室、基层医院,将推动我国临床体外诊断产品实现国产替代,降低患者支出。

  从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看,为应对突如其来的猴痘病毒疫情,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微康巴西vs瑞士让球 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已于今年5月25日获得欧盟CE认证。该试剂盒具有准确性高、兼容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可有效帮助临床快速诊断猴痘病毒感染。

  公司计划在未来 5 年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借力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做优主营业务,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3 创业

  适宜创新的土壤孕育成功的企业




上一篇:填志愿想报医学专业,“西医”和“中医”该选谁?
下一篇:2022年云南省事业单位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