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先刚 ▍《黄帝内经》学习和中医学文化传承的



对《黄帝内经》的注解,首见于南北朝时期的梁·全元起:《素问训解》,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大量散佚,目前只能从一些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中,出现其片段内容。宋·林亿在校正《黄帝内经素问》中,就引用过一些全元起注解的片段。

最早比较完整地注解《黄帝内经》,应为隋·杨上善先生所编的《黄帝内经太素》,该书也收编了现在通行本的绝大部分内容。与《针灸甲乙经》参考,则两书收编了现在通行本的几乎接近于全部的内容。

并且,上述两书收编的内容,文字更古奥,接近于《黄帝内经》的原始文献。《太素》在中医学史上,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将《黄帝内经》的内容,进行细致、妥当的分类。医史文献学家注意并强调,要对《太素》深入学习研究,它应是学习《黄帝内经》的第一手重要著作!

现在通行本的《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收集在清·乾隆年间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其中。《素问》为唐·王冰所编和注解,宋·林亿作了新校正,因此,本书的注和校,要晚于《太素》。《素问》有八十一篇,从第六十六至第七十四篇,为所谓“七篇大论”和两个“遗篇”,“七篇大论”是王冰所加入的,两个“遗篇”是宋·刘温舒所补入的。因此,《素问》真正属于《黄帝内经》的内容,应只有七十二篇。

《灵枢经》为宋·史崧所辑,也为八十一篇。在清·康熙 ~ 雍正年间,国家编辑了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其中,《医部全录》的经典方面,《素问》收入了唐·王冰,明·马莳,清·张志聪的三家注解,《灵枢》收入了明·马莳,清·张志聪的两家注解。中医史学界一直认为,明·马莳是《灵枢经》的最早注家,而结合《太素》,则最早且完整、明确的注家,应是隋·杨上善先生!

《太素》是最早集中收编和注解了《素问》和《灵枢》,那么,《黄帝内经》的内容,到底有哪些,这也可以从《太素》来了解和明确。

《太素》的分类,有:摄生,阴阳,藏府,人合,经脉,输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泻,伤寒,寒热,邪论,风,气论,杂病。

其中,“经脉”,“诊候”,“九针”,“疾病类”,占了最多的篇幅,这也就反映了《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之所在。因而,大家就不能被一些书籍、文章,以及所谓一些“讲演”的关于《黄帝内经》的肤浅和片段的内容,所迷惑,以至于浅尝辄止!

前已述及,《素问》的所谓“七篇大论”和两个“遗篇”,在时代更早些的《甲乙经》和《太素》中,确实不存在。两书所编入的《黄帝内经》的经文内容,与现在通行本的《素问》和《灵枢》相比较,仅缺少若干片段。因此,《素问》的补入九篇,在学习《黄帝内经》时,应先搁置于一旁,才是明确和稳妥的。

近代,上海的恽铁樵先生有著作:《群经见智录》;苏州吴江的许半龙先生有著作:《内经研究之历程考略》;均表达了,学习《黄帝内经》,应从唐代以前入手,追溯其源流。

这也是本文所要强调的第一个观点:学习原始文献!

第二点,学习经典著作,必须苦下功夫。现在这样来统计和分析取舍,《内经》总共为一百五十三篇,只能一篇一篇地去学习、理解,积少成多,慢慢就能领会内容,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等等。舍此而无任何捷径可走!

宋代之后,《黄帝内经》的注解和分类的著作,也陆续出现。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注解和分类,有其严谨、认真的一方面,因为古人的读书行医和学术著述,是其人生志向所使然。但应看到另一方面,即各个不同时代的医家人物,有其各别的文化基础和经验所在等,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亦大致如此。

所以,学习《黄帝内经》,应从原始文献,如《太素》,整体内容大致明确掌握后,其它的,仅作为一些参考,才不至于混淆和茫然失据!

第三点,学以致用。这个方面,对很多学习者来说,是最为关心的,甚至往往会有些急于求成!而它不只关乎《黄帝内经》的学习,也应与中医学的教育和文化传承相关。

长期以来,中医学教育,有中医学院式教学,也有所谓“师带徒”式的传授,这两种方式,一直争鸣不断。

本文以为,学院式教育,并无不妥,关键是如何教,如何学!谨于此作一些探讨,并建议一些教学著作。

1、 中医学教育的概论和基础

清·徐灵胎先生,晚年将其读书和行医作个总结,撰写了《医学源流论》一书,《四库全书》将其收录。作为吴中医学大家,徐灵胎先生医术卓越,著作很多,《医学源流论》应为其精华之作。

即使是科技界或文化界等方面的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医学源流论》,也能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思想文化和临床应用等等。

2、中医学教育的临床应用基础材料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为中医学史上的一部大型类书,其应为中医学临床和应用的重要教育教学内容!本文作如下介绍:




上一篇: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医知识!中医药文化走进都
下一篇:不怕天打雷劈,劝你来学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