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将实现盈利 目标冲击千亿市值公司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黄心怡)讯,在暂缓科创板IPO后,AI语音独角兽企业云知声启动了新一轮融资。《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司已完成D1轮次近1亿美金的交割,由挚信资本领投,启明创投、磐谷创投跟投。

  云知声所处的智能语音赛道,是人工智能发展最为成熟的细分行业之一,且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根据IDC的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语音语义市场规模达15.5亿美金,较2019年增长26.2%。而AI四小龙所处的计算机视觉,同期增速为14.4%。

  云知声创始人兼CEO黄伟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营收的乐观态度:“AI落地是很难,很多企业遇到了增长天花板。但我们却在2020年底具备了爆发的基础。今年前4个月,AI语音芯片和模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去年。我们预计,2021年公司整体营收将翻倍,未来1-2年内有望实现盈利。

  想长远 AI一定要走向产品化

  在AI企业普遍亏损、研发投入大而盈利难的当下,云知声是如何破局商业化的?黄伟认为,这得益于“高人效”和“产品化”。

  “今年我们的营收较去年相比有大幅度提升,很多团队想要做到同样的收入规模,可能需要2、3倍的人数。这使得我们在整个AI行业里面亏损最少,也是运行最健康的。”

  提升人效比的关键,是坚持产品化。尤其是对于AI企业来说,要想长远发展,产品化是一条难以绕过的道路。如果不能在市场上推出具有影响力及粘性的AI产品,单纯依靠卖技术很容易就触碰到天花板

  “我们是个产品化的公司,而不是项目型的公司。在医疗领域,我们在每个医院里面落地的产品都是成标准化的,我们整个医疗团队从研发、产品、商务、实施加起来也就70人的团队,而这70人,就可以支撑医疗板块每年保持成倍增速的营收。” 黄伟提到。

  所谓产品化,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时候,定制化不得不成为AI技术落地的主要途径。

  黄伟指出,产品化的挑战在于,必须确保产品交付的时候,已经能够满足同一场景不同客户90%以上的需求。这就要求,战略要走在技术前面,技术要走在业务前面,业务要走在客户前面,对整个团队,从上到下的思考能力、执行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虽然困难重重,但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路。“如果不能实现产品标准化,那么永远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所牵引,就会把技术研发的节奏打乱了。” 黄伟说。

  AI离成为“水电煤”还差得远 仍需深入场景

  近年来,AI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一场资本盛宴。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得到爆发式增长。从2014年仅百亿元,到2018年一级市场的总融资额1278亿元。在资本的追逐下,AI独角兽的估值水涨船高,达到数十亿甚至百亿美元,其背后难免暗藏泡沫风险。

  “回过头来看,云知声没有参与这场资本泡沫,或许是幸运的。很多AI公司的估值被推得很高,却很难短期变现,但在高估值下已经没有了退路。”黄伟略感庆幸。

  “云知声在这几年没有融资,而是踏踏实实地做事,专注在基础产品能力、组织效率等方面的提升。创业是一件长期的事情,IPO也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做到千亿级市值以上,所以今天是10亿美金还是20亿美金,重要吗?不重要。”

  2021年,是云知声创立的第九年。曾有调查显示,我国初创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能超过5年的不到7%。作为成功的幸存者,云知声将依靠什么实现千亿市值“小目标”?

  “我们不打算成为一个平台型公司,而是做一个深入场景的AI公司。”黄伟说道,“虽然大家都希望AI能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但我并不觉得AI平台型公司适合当下的产业环境。因为AI不像互联网有统一的协议标准,却需要与场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产生价值。”

  布局智慧医疗 上半年医疗营收翻倍

  医疗是云知声最早切入的场景。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公司自2015年开始构建大规模医疗知识图谱,并推出了语音电子病例、智能随访等产品。

  有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美国语音识别巨头Nuance同样以电子病例为重点业务,云知声很有希望成为中国的Nuance。根据财报,2020年Nuance 的营收达到14.79亿美元,利润2139万美元。




上一篇:四、父亲爷爷的故事
下一篇:神片太好哭,全世界只有我们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