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进步可能为当代教育学发展带来什么



  内容提要:随着人类社会向人工智能时代转型,技术的“教育学自觉”和教育学的“技术自觉”日益加强。人工智能进步正在逐步推动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新变化。一是引发教育学学科形态的新转变:当下边缘化的分支学科将成为研究主流,一些新的分支学科亦将产生,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边界也会有新的突破;二是引发教育学学科使命的新转向:促使教育学突破其内蕴的技术逻辑,回到人的原点,致力于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之解放,为技术时代的经典技术问题寻求新的解决之道;三是引发教育学研究方式的新转型:人工智能作为研究工具根据应用的程度和要求,区分出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不同应用水平,尤其是高级应用将引发教育学研究的不同后果。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技术逻辑/教育/教育学

作者简介:伍红林,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副院长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两大关系及其规律长期构成为教育学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技术因其在教育中隐而不显的存在方式而一直被教育学原理忽视。虽然有教育技术学这个二级学科对“技术”的研究,但它主要关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对教育场域中技术与人性的关系、人之生命成长与技术运用的关系缺乏基于教育学学科立场的深入探究。“在教育技术学领域,不是‘技术太多’‘思想太少’,而是有关‘技术与人的思想’,尤其是从技术的视域理解“人、人性及人的生命”的思想太少。换言之,教育信息技术之学,从来不缺思考和思想,缺失的是对人、人性和人的生命的高度敏感与整体把握,缺乏的是教育技术视域的人性观和生命观”[1]。这其实说的是,对“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研究多停留在技术学层面,还没深入到以教育学立场来透视“人—技术”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没有建立起“教育学—技术”关系的研究机制。我们注意到,当前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硬科学”的突飞猛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和人类自身,而与其相关的各类“软科学”却发展缓慢。如果说,“硬科学”构成人工智能的“躯体”,“软科学”则应是人工智能的“灵魂”。人工智能“躯体”与“灵魂”发展的不一致、不平衡,在严重妨碍其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各类人工智能“软科学”(如哲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传播学等)发展带来了挑战和契机。其中,教育学亦必不可少,因为人工智能的本质仍是“人—技术”的关系,它在教育中的应用需要教育学的价值引领,其自身的迭代发展(如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也需要教育学的理论指导。

  正因如此,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学研究者的“技术自觉”得以激发,其研究焦点逐步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学”拓展。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曾举办“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学理论重建”学术研讨会[2],聚集了国内外200多位专家开展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亦开辟专栏继续这一讨论。具体而言,这些研究聚焦于人工智能对教育学理论边界扩展(产生“新问题”)与知识生产机制变革[3]、创生基于教育实践变革的新型教育理论与新型研究范式[4]、引发教育学理论的学科想象力[5]、促进课程论等分支学科的更新[6],等等。这些研究与讨论大大丰富和深化了“技术—教育学”的关系研究,进而带动“教育技术学—教育学”的关系研究[7]。研究者开始进行双向追问:对于教育学理论,信息技术改变了什么?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学理论可以做些什么?有学者将此称为“历史的会师点”[8],将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关注的是,这一“会师”将对教育学产生什么影响?即,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学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笔者看来,已有研究尚存在三个缺失:一是缺乏人工智能对教育学学科体系发展影响的整体视野,多局限于研究主体自己擅长的某个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二是缺乏人工智能对教育学发展影响的历史视野,未能基于教育学发展史中内蕴的技术逻辑来判断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学的未来趋向;三是缺乏人工智能对教育学研究影响的方法论视野,未能就人工智能这一新兴技术的教育学研究工具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以此三方面作为切入点,本文做些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二、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引发教育学学科整体形态新转变




上一篇:PNAS:调节HIV表达的关键分子机制
下一篇:2021济宁事业单位科技知识:生物医学常识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