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理化知识点你get了吗?



指导教师:李少锋,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招命题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科学防控疫情,抗疫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其实,在防疫知识中,有不少涉及初中物理。

一、测温篇

1.红外线测温

体温监测是必要的防疫措施。目前常用的测温仪器是红外线额温枪和红外线测温仪。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知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强。

人体与其他生物体一样,自身也在向四周辐射释放红外能量,其波长一般为9~13μm,是处在0.76~100μm的近红外波段。由于该波长范围内的光线不被空气所吸收,也就是说,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大小与环境影响无关,只是与人体含存与释放能量大小有关,因此,只要通过对人体自身辐射红外能量的测量就能准确测定人体表面温度。人体红外温度传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制作而成的。

2.体温计

大多数家庭使用更多的是水银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体温计内水银的质量不变,当温度升高水银密度变小,则体积变大。也就是说温度计中液柱越细就越精确,为了使我们能看清楚温度计内极细的毛细管中液面的变化从而准确读数,结构一般做成三棱柱状,相当于凸透镜的放大镜。而且体温计中有一个缩口可以实现热胀冷不缩,使体温计在测量时离开被测物体进行准确读数。

二、消毒篇

新冠病毒的消毒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有高温消毒法、紫外线灯消毒法、酒精消毒法以及含氯的消毒剂消毒等。这里面也蕴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

1.高温消毒

新冠病毒对热比较敏感,保持温度在56℃,30分钟可以灭活。防疫期间我们针对餐具等用品可以采用沸水煮和蒸汽蒸的方法来进行消毒,其中更有效的方式是蒸汽蒸,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不变,而蒸汽是水沸腾后由液态变为气态,其温度高于100℃,当蒸汽遇到较冷的物体表面时会液化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蒸汽消毒效率更高。

2.紫外线消毒法

新冠病毒不仅对热敏感还对紫外线敏感,用紫外线连续照射10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效果。常用的消毒工具为紫外线消毒灯,其波长在紫外线UV-C波段内,其中250~270nm范围内杀菌力最强。由于汞的共振谱线为2537A,这种杀菌管能产生253.7nm的紫外线,使细菌和病毒DNA和RNAV发生变性,细胞不能繁殖。紫外线消毒灯对任何细菌或病毒都有效,集中高强度紫外线在短时间内即可杀菌。广泛应用于空气、各类材质表面、水或其他液体的消毒杀菌。

紫外线可广泛用于家庭、医院、企业、餐厅、宾馆、学校、美容美发及娱乐场所等需要消毒的地方。

3.酒精消毒法

酒精具有脱水和使蛋白质变质的作用,75%的酒精可以使病毒外壳的糖蛋白脱水变性,使病毒失去活性。我们除了可以用浸湿酒精的抹布擦拭物体的表面进行消毒外,还可以将酒精喷洒在物体表面。但是酒精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时要注意酒精引发的火灾隐患。

三、口罩篇

防护装备最重要的就是口罩了。飞沫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其直径为5~2000微米,口罩之所以能够防病毒,起到过滤作用的主要材料是极细密且带静电的喷熔无纺布,直径约为0.1微米的病毒也会因为静电效应(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被吸附在上边。

【化学篇】

指导教师:刘晓芳,中学一级教师,数次获得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化学组备课组长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新冠病毒并不是无坚不摧。按照以往经验,乙醚、75%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这其中运用到了哪些化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消毒剂!

一、84消毒液

84消毒液主要成分就是次氯酸钠溶液。作用原理: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得到具有漂白性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能氧化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团而起杀菌作用。生成HClO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O +CO2+H2O=NaHCO3+HClO。

二、75%的医用酒精

75%的医用酒精作用原理:酒精能使细菌或病毒蛋白质变性而发挥杀菌作用。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所以医学上常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三、过氧乙酸 (CH3COOOH)




上一篇:石家庄新增确诊病例中一例为1岁女童,曾在医院
下一篇:口服美容品品牌UNOMI获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