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瑞兵法:7年成长不忘初心 一朝上市以静制动



提及业内广为流传的佳话——陪妻产检忧唐氏、准爸爸创业挺近NIPT(无创DNA产前检测)市场,贝瑞基因CEO周代星微笑透露一个“秘密”:虽已创业多年,太太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幸福背后的艰辛付出,或许只有周代星自己知道。自2010年创办至今,贝瑞基因已跨越7载,并逐渐成长为基因测序行业的巨头。周代星也不再是当年的黑发小伙,头上不经意间出现的花白,是他过去7年乃至10年经历的留痕。

如果说上市之前,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贝瑞基因在基因测序市场立足,那2017年贝瑞基因的成功上市,对自认“更像一个科学家”的周代星而言,无疑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

以行业直觉决策项目定位、从idea浮现到产品落地,凭借敏锐市场观察能力打造的商业模式,未来能否继续自如应对市场变幻?风谲云诡之下,攻守兼备是对创始团队极大的考验。所幸,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与思考,贝瑞基因似乎已有答案。

产品为王新资本有新征途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苦咸自知。

虽然贝瑞基因创立的直接原因是周代星陪妻产检后对唐氏综合征的担忧,基因检测上、中、下游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也是其自始不变的战略,不过,若产品单一,深度与广度的失衡无疑会是企业短板。所以,当以母婴为主要人群的遗传病筛查业务日臻成熟之后,贝瑞基因也开始探寻新的产品路径。

着力遗传疾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充分了解唐氏综合征和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关于母体血浆中存在胚胎DNA的研究后,周代星毅然为贝瑞基因选择了一个重要战略方向:遗传病筛查与诊断。

聚焦于唐氏综合征患儿的21号染色体异常,结合临床医生的建议几经修正后,贝瑞基因推出了贝比安、贝比安plus、基因测序仪、外显子基因突变检测等多种产品。

2016年底,卢煜明撰文,发表他的研究团队利用母亲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胎儿全基因组异常的技术,这无疑又给基因测序行业再亮起一颗明星。当下,贝瑞基因已开始关注7000多种遗传病背后的染色体微缺失或微重复、单一基因异常等,并尝试用测序手段对异常胎儿进行筛查方向的研究。不过,这项技术还处于开发早期,目前成本较高,需花费数万元,未到大规模临床应用普及的时候。

有技术、有需求,贝瑞基因在遗传疾病筛查领域的下一目标,是在二者之间架起足够宽阔的桥梁——将技术转化成产品,降低检测成本。周代星判断,按照近几年高通量测序的发展趋势,每六个月基因检测成本会降低50%,几年内这项全基因组检测的成本就会达到民众可接受范围。

对于遗传疾病筛查,贝瑞基因的中长期目标是与国家产前诊断中心合作,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胎儿染色体疾病和单基因疾病。仿若开战前挥舞的战旗与吹响的号角,与重大遗传疾病的对抗战,由贝瑞基因打响。

单手撑起河山为王,双手可覆天下才为皇。在遗传疾病战场保留主力作战的布局下,贝瑞基因又触及下一战略要点——癌症。

定位癌症“杀手”

基因是人体奥秘的缩影,堪与其神秘性比肩的,莫过于一直令人类头痛的癌症。正如“某基因突变后患癌风险会加大、靶向药使用前须测基因突变情况”等医学资讯的传播覆盖,癌症与基因似乎有扯不清的关联。

近年来,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索,意图找出从癌症患者血液中检测肿瘤突变的新方法,以缓解癌症患者筛查、病情监测等一系列工作的复杂性,但一直未有突破。

深谙市场状况的贝瑞基因董事长高扬认为,相比妇幼市场,未来肿瘤市场规模会更加庞大,而尽早诊断则是其刚性需求。因此,贝瑞基因从基因检测入手,研发出检测患者血液肿瘤突变的方法(cSMART技术),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捕获测序平台,推出了肿瘤基因检测产品,并积极与中游机构展开合作。

但高扬也承认,肿瘤类型的选择很考验市场眼光,不同肿瘤对于检测技术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反馈均有不同。或许到2020年,贝瑞基因的肿瘤早筛项目有了阶段性进展时,才能证明这一布局的前瞻。在此之前,NIPT及相关围绕遗传病筛查和诊断的产品仍将持续占据贝瑞基因核心产品的位置。

从疾病入手,将测序与遗传病、癌症相关联,可实现疾病的及早发现。那么,若以基因大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分析从基因规律中寻找病因线索,是否能更早对人群进行干预,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深挖数据价值

2015年,贝瑞基因牵手阿里云,共建中国人的基因数据库,并于2016年宣布完成40万人的“神州基因组数据云”。




上一篇:模拟大脑:细胞与电路融合是大势所需——基于老鼠神经元的AI设备能识别爆炸物
下一篇:日媒称中美欧领跑基因组编辑:人类正迈向“神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