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最新研究成果?王智华博士



大家都知道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然而人体内有许多种细胞,每一种细胞的功能也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比如说有运送氧气的红细胞,有作为细胞免疫的白细胞,还有修复血管和修复出血口的血小板,人体的大脑里面也有很多很多的神经细胞。

干细胞最新研究成果?王智华博士

干细胞治疗一直是各国在生命科学前沿最重视的领域之一,受各国政府政策支持和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的推动,干细胞研究领域成为前沿热点。2017年,干细胞相关领域国际发文量突破8000篇;2018年,发文量已突破9000篇。

干细胞治疗细胞种类分布

在干细胞治疗细胞种类选择上,骨髓造血干细胞(H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胰岛β细胞(Isletβcells)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临床实验细胞的主要来源。

干细胞临床试验细胞种类分布图

其中,选择HSCs的临床试验数量最多,有173例,占临床试验总数的28%(173/625);其次为mMSCs和UMSC,分别有99和93例,分别占16%和15%,见图2。此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干细胞治疗疾病分布

在疾病治疗领域,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葡萄糖代谢障碍、糖尿病是目前研究最受关注的四个领域,四者临床试验数量较为接近,均突破2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肌骨骼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型糖尿病的研究数量也已突破百例,关注度获得持续提高。

另外,创伤与损伤、消化系统疾病也是研究较广泛的领域,临床试验数量突破50例。整体来看,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是关注的重点,也是未来有望获得快速突破的领域。

干细胞研究临床进展

全球正在进行的干细胞研究大多处于临床早期。其中临床Ⅱ期试验数量最多,有268例;其次为Ⅰ期,有172例。随着试验进入后期,数量迅速减少。从数据上看,Ⅲ期临床试验数量不到30例,Ⅳ期临床试验数量不足20例。

干细胞最新研究成果?王智华博士

干细胞的免疫抑制效果得到专家认证

来自医科大学讲师的报道:

间充质干细胞拥有自我复制多向分化的功能,且分泌出生长因子和外泌体等营养成分可作用于免疫机能的调节,组织修复和再生等,研究者充分利用了以上优势,针对肠炎对象进行回输,研究发现:

肠炎对象接受了含有间充质干细胞及外泌体等要有效成分的回输后,促进了肠炎的恢复,且抑制了肠炎恶性的发展速度,效果值得肯定。

炎症性肠病主要是大肠、小肠黏膜上发生溃疡和糜烂形成的慢性难治性疾病。日本国内溃疡性大肠炎患者约有18万人,克罗恩病患者约4万人。日本现有的疗法是以免疫细胞疗法为中心,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为辅助,寻求伴随早期黏膜治愈的根治方法。

间叶系干细胞是从骨髓、脐带、胎盘、脂肪组织、牙髓等组织中分离培养的体型干细胞,它作为再生医疗中的细胞原材料,在日本国内已经有对急性期GVHD和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间叶系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分化的功能,可以分泌外泌体以及生长因子,通过细胞修复、分化等功能进行免疫机能调节、组织修复等。

实验人员在肠炎模型中注入间叶系干细胞及含有外泌体的干细胞上清液,结果表明,不仅促进了肠部炎症恢复,还抑制了急性期的恶化。不过,经静脉注射到达病变肠道的间叶系干细胞的存活率比较低,并无法达到上皮功能修复的效果。

因此,为了更有效率的进行肠道黏膜免疫抑制以及促进上皮细胞再生,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新的细胞注射方式以及辅助疗法,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加成功!

干细胞治疗心肌损伤取得重大突破!

单核工程化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用于增强干细胞外囊泡对缺血性损伤心肌的归巢和修复作用。

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损伤区的趋化浸润特性的启发,开发了一种工程化仿生修饰的新手段。研究人员将提取的单核细胞膜囊泡作为单核细胞仿生物,通过膜融合的工程技术,将其与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融合从而达到仿生修饰的目的,最终得到了具有单核细胞靶向趋化能力的干细胞外囊泡。

干细胞最新研究成果?王智华博士




上一篇:干细胞可分为哪三类?王智华博士
下一篇:【学会通知】2022年眼科分会学术年会将于7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