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让受阅官兵“解解乏”



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突破10%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涛教授、朱长飞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合作,发展了水热沉积法制备硒硫化锑半导体薄膜材料,并将其应用到太阳能电池中,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10%的突破。

2020-07-27 10:09

世界级光学天文台址 将“安家”青海冷湖工业园

7月23日,“2020年度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项目将落地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冷湖工业园。

2020-07-27 10:07

三地高校联手攻关 为大豆玉米产能开发种植利器

近日,记者从四川农业大学获悉,为促进大豆玉米生产稳定发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陈学庚教授领衔,江苏大学、石河子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开展的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机械化智能化装备开发合作项目在成都启动。

2020-07-27 10:06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关键输电部件堪称最强“心脏”

日前,随着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示范工程)竣工投产,绿色电能不断传输到首都,张北的风和阳光点亮了北京的灯。

2020-07-27 10:05

一株植物在神奇实验室的“七十二变”

他们将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油脂、蛋白质等生物质原料变成工业用品;变成交通、通讯必需品;变成住房、食安链条中的一部分……在产业链成型过程中,一项项国家级大奖就此诞生。

2020-07-27 10:04

从“无人”到“非接触” 新场景带来新赛道与新业态

大数据、云计算等因“无人”场景获得了爆发式成长,人工智能产业也因此获得了萌芽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抗疫过程中的更广泛应用,“非接触”场景诞生。

2020-07-27 10:02

800万千瓦运行!准皖直流输电功率全国最大

近日,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特高压直流——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准皖直流),输电功率由600万千瓦提升到800万千瓦。

2020-07-27 09:58

长江形成今年第3号洪水 后期还有可能出现新洪峰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7月26日14时,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依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此次洪水编号为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

2020-07-27 09:57

钟南山院士:防治传染病关键在于有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传染病防治关键在于有一个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7月25日,在“2020多方助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论坛暨传染病诊疗一体化公益行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视频表示。

2020-07-27 09:57

长三角“九城纳贤”:云端模式稳就业

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不少毕业生求职受阻,面对疫情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依托“G60科创云”平台推出了“九城纳贤”专区。

2020-07-27 09:56

挖掘老一辈故事 传承科研拼搏精神

手稿、书信等实物原件资料13万多件,数字化资料近31.8万件,音频资料8785小时,视频资料7396小时……2010年启动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中国现当代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收藏工程。

2020-07-27 09:55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

北京时间7月23日,重达5000公斤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升空,大约36分钟后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器箭分离正常,探测器太阳翼展开正常,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0-07-27 09:54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变体有了改良版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团队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冠病毒关键蛋白——刺突蛋白变体的新版本。他们23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这种被称为HexaPro的蛋白变体稳定性更高,表达量更大,有望推动新冠疫苗的开发和生产。

2020-07-27 09:53

因地制宜 “塞上江南”乘风破浪奔小康

赶上枸杞上市的季节,中卫市中宁县的枸杞庄园里,红艳艳的枸杞缀满枝头。采摘工们双手熟练舞动,新鲜的果子顺着指尖滑落篮筐。

2020-07-27 09:52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成立 疫情防控增强学科保障

26日上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在中日友好医院正式揭牌成立。“我国呼吸疾病危害严重,防治能力不足,新冠疫情的暴发凸显了人民对呼吸疾病防治能力整体提升的迫切需求。

2020-07-27 09:48

上天出海 “鲲龙”展现深厚技术成色




上一篇:分子生物学仪器价格厂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