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创业:为何“翅膀硬了”还不敢飞?



有这样一群医生,他们有专家头衔、收入稳定,却在医院之外尝试创业。从拥有300万微博粉丝的“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离开北京协和医院开诊所,到广东“第三方医生工作室”高调开张,再到阜外医院医生牵头发起“体制内医生集团”获得千万级融资,原本在体制内的医生正加速脱离体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潮下,江西也有体制内医生跃跃欲试。医生多点执业逐渐放开后,越来越多医生从端着铁饭碗的“单位人”开始向真正的自由人努力转身。江西省医生多点执业情况如何?他们创业又经历着怎样的变化?本期江南新视野对此展开探讨。

丢下“铁饭碗”走出体制

李蕾现在是南昌一家民营医院运营副院长,14年前,她还是一家公立医院护士长。2000年左右就有人离开公立医院到深圳下海,那时她就有了最初的想法。当年,南昌市第五医院改制,一家公立医院完全交由民营医疗机构托管,开始招兵买马,在卫生系统刮起一场风暴。两年后,她也成了该院的一员。

“2002年,当时我在省城进修时,向第五医院投了一份简历,很快就接到院领导的电话。”李蕾说,此后,她正式离开公立医院,跳槽到民营医院,担任护理部主任,一晃就是11年。由于业务过硬,条件优秀,3年前,李蕾正式走向院领导岗位,在一家民营医院负责运营管理工作。

“回过头来看当时走出体制的选择,的确是一种冒险。”李蕾说,她18岁从卫校毕业,在医院工作了3年,就当上了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在公立医院,能当护士长就已经看到头了。”李蕾说,担任护士长后几年,她看到公立医院体制内的弊端:裙带关系多、晋升空间小、缺乏危机感。“现实的确是这样,我也不能去抨击这样的体制。”

“我觉得民营机构自由度更大,更能施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李蕾说,在民营医院,依从性更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荣辱观念更强,如果医院发展不好,关系到自己的前程。就好比在公司上班,就是一份工作,如果是自己创业,那就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投入感更强。

转型是否真的一帆风顺

江西宜春人程浩大学学的是中医,毕业后在一家中医院工作。然而,工作才一年多,他就离开公立医院从事医疗器械销售工作。“当初读大学时就感觉选错了专业,毕业后我不想再错下去。”程浩说,他性格比较外向,难以适应医院墨守成规、相对禁锢的环境。在公立医院,每天感觉像是在流水线上,有做不完的事情,周而复始。一个科主任可能要当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科室医生即便学历再高,业务能力再强,晋升空间也小,只有论资排辈“上位”。于是,他递交了辞职信,一张车票将他带去了广州。

程浩说,当时没少被家人指责,并说他以后会后悔的。家人的担心一段时间确实应验了。转型起步阶段,由于业务量很少,提成也少,他一度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随着国家医改推进,药品销售已不再是暴利,有些小药厂通过兼并重组被“吞吃”,做医药代理也越来越难。程浩说,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初同从医院出来转型的人,现在有的又重新“回炉”到医院当医生去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他们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程浩说,目前他还在坚守这份工作,期待能做大做强。

多点执业仍是遮遮掩掩

今年初,国家颁布《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最大程度简化多点执业程序,鼓励探索备案制。早在2012年10月,江西就出台执业医生多点执业新政,允许医生在3家医院“兼职”坐诊。来自省卫计委医管处的数据显示,目前主动公开申请多点执业的医生还不足百人,跟全省5万多名执业医师的总量比起来难成气候,有的医院无人问津。

南昌一家三甲医院党办负责人表示,多点执业不同于偶尔出去会诊、“飞刀”,而是定期到其他医疗机构出诊,这就涉及“权、责、利”等多方面问题。目前,三甲医院的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再去多点执业,工作质量很难保证。“更何况,医院之间也存在竞争,你到另一家医院坐诊,带走了医疗资源、吸收了患者,势必会影响所在医院的效益。”

记者向一家医疗机构副总咨询有没有公立医院的医生兼职。“有,但不能透露姓名。”对方称,考虑到对方的意愿,目前这一合法的多点执业只能是“秘密”,心照不宣。

一公立医院副主任医师说,公立医院医生业余时间少是一大原因。另外,担心医院变相施压,也是绕不开的问题。据了解,根据目前的医疗体制,医生隶属所在的公立医院,晋升、评优等都要受原单位影响,大家都担心“枪打出头鸟”。

必须打破体制藩篱




上一篇:耶鲁大学提出“癌症免疫”新疗法
下一篇:元生创投陈杰:医药新政下如何踩准投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