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诺奖来了 新机制也该来了



“我这一次的心愿就是建立新的机制,现在我们的国家要深化改革,正好诺贝尔奖来了。”在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屠呦呦一下成为了“明星”,接踵而来的是不停的接待来祝贺和慰问的客人以及参加各类活动。

然而,在忙碌的背后,85岁的屠呦呦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够建立新的机制,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实力和能力。”

10月8日下午,中国科技会堂,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召开。

这是个科技界“大咖”云集的座谈会,这样的一个场合上,屠呦呦也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各个领域都会不断有创新的问题,所以我衷心地希望建立一个新的激励机制,把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联合攻关还没有过时

得知获奖的消息时,屠呦呦甚至觉得有点突然。10月1日,哈佛大学通知她去领一个奖,由于身体原因,她没有出席。

隔了没几天,她就收到了诺奖委员会的通知。即使已经于2011年获得了有“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诺奖的到来却依然让她有点“猝不及防”。

“这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说明中国科学家被国际社会进一步认可。”屠呦呦如此形容。

就像屠呦呦所说的,青蒿素的成果,出自一个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团队成员包括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的科研人员。

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这一任务时,国内其他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我们,一切工作都停止了,但领导单位说抗疟的任务紧急而重要。”

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除了成功提取青蒿素外,“523任务”的成果汇编摞在一起甚至有几尺厚,具备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总共有89项,包括现在常用的数十种驱蚊灭蚊药物和方法。

“当年的团队协作精神是这项工作成功的有力保证,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是我们要学习的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肯定了屠呦呦的说法,他说,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成就了今天的大奖。

对于这种集体科技攻关的模式,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非常提倡,“这种模式,也适用于现在。”施一公说,联合攻关的模式,使得国内学科的优势能够迅速形成。

秘诀:坐得住冷板凳

在张伯礼看来,这是一份迟来了20年的大奖。

由带疟原虫的蚊子传播的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直到今天全球仍有20亿人生活在疟疾高发地区——非洲、东南亚、南亚和南美。每年大约有2亿人被感染,100多万人因此丧命。而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从研制出来到现在,青蒿素拯救了接近5亿人的生命。“这项完成于40年前的工作,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无论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科学家要克服浮躁,坐得住冷板凳。”施一公直言。

加入到任务中的屠呦呦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一遍一遍翻阅古代文献,并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

青蒿素的提取经历了191次试验,屠呦呦和团队成员甚至以身试毒,最终使得肝脏功能受到影响。

“青蒿素是中国真正原始创新的药物,我为此觉得特别骄傲。”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言语中自豪尽显。

从1970年发展到现在,中国科技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些也得益于那些坐得住冷板凳的人。而只有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出获得更多原创性的成果。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近几十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科学贡献,这些有待于未来的检验和证实。“我们不光要看重成果,还要有对原创性思想敏锐的发现力。”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说,新思想是成果的源泉。

创新:闸门已经打开

屠呦呦,摘得了中国本土科学家的第一个诺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巴德年将此比作打开了“闸门”,“就像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油后,我们有了第二口,第三口……”

和中国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一样,巴德年有着很重的诺奖情怀。1990年,他被邀请作为当年医学奖的提名人,在了解了诺贝尔医学奖的整个过程和历史后,对于中国人获得诺奖,非常的期待。“今天,我的期待终于实现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也有同样的期待。在他看来,中国的科技大潮奔涌向前,诺奖获得者不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

高兴之余,更多的是保持一份清醒。




上一篇:中药秘方大量流失 成外企摇钱树
下一篇:屠呦呦先生获诺贝尔奖真的没有文献证据可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