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肤途径药物递送的高端/复杂制剂



经皮肤途径药物递送的高端/复杂制剂在创新药、改良新制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围绕开发策略与技术要点,构建稳健有效的皮肤模型预测与评价、Q3关键质量属性表征系统性方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全身给药的TDDS在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药物使用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专栏不仅介绍了改良型TDDS开发的设计技术要点与关键质量属性,为改良型TDDS开发提供借鉴思路;同时,结合已上市TDDS案例产品的国内外研究及仿制情况,从处方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阐释了TDDS的开发关注要点。

皮肤模型是经皮给药系统产品开发中必须涉及的材料,皮肤模型的屏障性能是研究药物经皮渗透的关键要素之一。专栏研究并介绍了规范有效的离体猪皮模型质量控制手段,研究并对比了模型药物的体外经皮经皮渗透吸收速率与临床释药递送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为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皮肤模型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皮肤局部外用复杂制剂中,半固体制剂、混悬制剂较多,相比于传统的口服固体制剂和注射制剂,存在着多相、药物释放动力学和降解热力学不规律、一般无系统吸收等诸多特点,使得研发过程和技术评价更为复杂。专栏对皮肤局部外用制剂Q3中的关键质量属性(晶型、微观结构与粒子尺度、流变)、体外释放试验(IVRT)和体外透皮试验(IVPT)等评价方法进行了要点阐述。鉴于流变学行为与半固体复杂制剂的微观结构、体外评价(如IVRT、IVPT等)、体内评价具有高度关联性,因此流变学特性已被证明是有效的质量和稳定性评价手段,且可作为患者顺应性的预测方法,在皮肤局部外用半固体制剂开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专栏特别介绍了常用的流变学测试方法,及其在处方工艺开发、产品稳定性、患者顺应性方面的应用情况,用于皮肤局部给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此外,专栏整理并介绍了FDA近几年来批准上市的皮肤给药制剂,对其采用的新载体技术进行介绍,以期对未来经皮肤途径药物递送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经皮肤途径药物递送的高端/复杂制剂

罗华菲 研究员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罗华菲,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药品审评核查中心外聘专家,中国药学会工业药剂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经皮药物递送系统(经皮给药与皮肤局部外用制剂)技术平台负责人。

致力于皮肤途径药物递送系统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了3项国家级“十二五”重大专项《符合GLP 要求的新制剂与新释药系统技术平台建设》《新型缓控释药用辅料开发与应用的关键技术》和《治疗“小儿多动症二类新药右哌甲酯经皮贴剂”的研究与开发》子课题项目的研究;参与国家药审中心有关透皮给药制剂指导原则的制定和专家研讨;获上海市人才发展资助资金1项。积极协助完善国家级中心皮肤途径药物递送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建立IVRT、IVPT、流变学等皮肤局部制剂和经皮给药中关键质量属性的规范化、系统化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相关技术服务和咨询,深受好评。先后出版译著2部、著作2部,已发表和收录论文30 余篇,已申请专利21项,授权专利14项。科研产业化成果显著,先后有10余个新药项目受理申报,其中获得4 项临床研究批件、2 项生产批件、2 项新药证书,涉及药物领域包括麻醉镇痛、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系统、抗肿瘤和抗精神病药、儿童用药、激素用药、皮肤局部用药等。近年来,采用新型胶黏基质改性工程技术、防药物滥用安全技术、基于纳米/微米科学的新材料组装技术、1~3代经皮给药关键装备技术等应用于长效缓控释药物、精麻类药物、高剂量需求药物、赋能吸收大分子药物的产品开发中,重点解决了经皮给药制剂产业转化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经皮肤途径药物递送的高端/复杂制剂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奖。多年来一直入选“CA 千种表”,并位于全国医药期刊的前列,还被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Analytical Abstracts(分析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生物文摘)等中外数据库和文摘所收摘。




上一篇: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下一篇:Aspartic Acid,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