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肝病标签,手握重金的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即将触



  传统仿制药企业一片哀嚎的同时,强者恒强的逻辑却并未发生变化。

  曾经的仿制药巨头,在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影响下,正迎来一个关键点:集采品种承压,收入下滑,创新药获批在即,逐渐放量。

  其实,这也意味中国医药行业迎来了一个拐点,全新的市场格局下,承压、变数是必然的,而只有做好准备的企业才能触底反弹。

  01 集采冲击到来

  从2018年“4+7”试点开始,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旗下的12款产品划入集采范围内,集采也从2019年开始大幅影响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的业绩。

  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2019年业绩显示其营收为242.3亿元,同比增长16.0%;调整后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去除收购泰德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和权益投资影响),同比增长10.2%,相较2018年大幅回落。

  而到了2020上半年,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营收126.5亿元人民币,同比仅增长1%;上半年净利润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6%,下滑明显。

  集采叠加疫情影响,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开始降速。

  2018年,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的大品种恩替卡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瑞舒伐他汀、氟比洛芬酯等在“4+7”集采以及后续的联盟集采中大幅降价,肝病、心脑血管、镇痛等领域受到较大冲击。

  其中恩替卡韦在2018年是其TOP3的产品,销售额达到32亿元。自2005年上海施贵宝的恩替卡韦入华以来,这个品种常年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以来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子公司正大天晴、苏州东瑞、江西青峰的恩替卡韦相继获批,但这一品种的市场份额几乎由施贵宝和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把持。

  “4+7”中标后,价格的大幅下降导致销售额不增反降。中标的正大天晴在集采区域的销售额占比上升至接近90%,但销售额的占比下降至不足20%。“穿鞋的品种”负面影响较大,集采扩至全国后,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的落选将使院内市场迎来更大萎缩。

  国信证券预计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2019年的销售额在25亿元左右,同比下滑约20%;受到全国集采的冲击,2020年全年销售将有50%~60%的大幅下滑。

  一个30亿级的品种就此黯淡。一位券商分析师向本刊记者表示,虽然恩替卡韦在联盟集采中丢标,但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作为市场占比前二的公司,对患者具有一定的粘性,仍可争取集采外的医院和零售端的市场。

  面对慢病用药价格的下滑,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积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和阿里健康、京东等企业有多方面合作,国信证券预计产品零售和云端的销售会达到比较稳定的收入,并认为该产品短期内仍然能够保持10亿元的年销售额。

  此外,厄贝沙坦、瑞舒伐他汀等在“4+7”全国扩围中以超过60%的降幅中选,销售量预计增加,但销售额也或因此大概率下降。

  目前,国家三批集采中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共涉及12个产品,其中8个产品中选,4个产品落选。野村东方国际证券预测,纳入集采目录的产品的销量将有300%~400%同比增长,这可能会部分抵消降价带来的影响。

  另外,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2020年获批的孟鲁司特、预计2021年获批的白蛋白紫杉醇等后来产品也都将上市即迎来集采。

  

撕掉肝病标签,手握重金的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即将触


  02 切换新身份

  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本身以肝病起家,在国家集采之前,肝病是其第一大收入来源,也是这家企业的标签,尽管随着管线发展,肝病收入占比逐渐下降,但在2018年仍独占30%的收入份额。

  直到国家集采以及医保及时纳入创新药的影响,在2019年肝病营收占比大幅降至23.7%,销售额约人民币57.4亿元,肿瘤领域营收占比升至22.4%,实现销售额54.28亿元,与肝病领域已经并驾齐驱。

  这种转变在2020年上半年显得更迅猛,肿瘤营收占比提至31.8%,实现销售额40.2亿元,肝病再次下滑至17.8%,销售额为22.5亿元。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的肝病企业标签弱化,正逐渐切换为一家肿瘤业务为主的企业。

  但目前,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正处在集采影响的关键阶段,营收以及利润增速双双下滑。而创新管线以及大批新仿制产品还未支撑起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的高速增长。

  

撕掉肝病标签,手握重金的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即将触


  2020年上半年叠加疫情影响,中国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的营收增速跌落至1%,净利润同比减少16%。




上一篇:世界杯2022预选赛积分榜 研发商嘉兴和剂药业获2.8亿元A轮融资
下一篇:研究人员将合成生物学的创新与机器人环境采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