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疫后募投双复苏:投资主题已迁移、马太效应再加剧



原标题:VC疫后募投双复苏: 投资主题已迁移、 马太效应再加剧

  “疫情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北极光还没有公司因为疫情死掉。”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为一场交流会开场。

  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成为数年来最大的一只黑天鹅,让本就挑战重重的本土私募股权行业雪上加霜。疫情打乱了投资人的脚步,无论新基金募集还是新项目投资举步维艰。

  好消息是,市场正在释放出明显的回暖信号。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VC机构端得到的反馈看,初创企业的业务和收入从4月份开始逐步回归常态,投资人们对新项目的投资工作也正在有序展开。

  从募资端来看,根据投中研究院的数据,今年4月PE/VC市场有19只新基金完成募集,基金募集总额达到132亿美元,其中多只基金完成超额募集。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投后管理是疫情期间VC投资人们的核心工作之一。

  VC机构对被投项目受疫情影响的统计工作从春节期间即已全面展开,投资方普遍紧密追踪和检测项目进展,很多机构以“月”为周期与项目创始团队碰头讨论。

  “投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合理,创世伙伴资本将继续长期看好中国创投市场发展。” 创世伙伴资本主管合伙人周炜认为,疫情对于初创企业既是一次冲击,也是一次思考商业本质、变革和弯道超车的机会。

  募投双复苏

  无论是从新基金募集还是投融资交易的活跃度来看,中国VC市场复苏都已发生。

  单从VC板块的新基金募集看,元璟资本、高成资本、启明创投、光速中国等机构完成了超过3亿美元的新基金募集或首轮关闭。

  从4月份的投融资数据看,A轮阶段是聚集了最多PE/VC资金的投资轮次,吸金最多的三大行业是医疗健康、互联网、IT及信息化。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出资人在私募股权资本类别超配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基金管理人的新基金募集工作推进挑战重重。

  在经历过周期的从业者们的经验来看,低潮期成立的基金往往能够收获更好的投资业绩表现。研究机构 Preqin 的首席执行官 Mark OHare 在近期的文章中分析表示,起始年份为2019-2022年的基金可能会脱颖而出并成为业绩佼佼者。

  从全球机构LP对中国的资金配置来看,邓锋认为,尽管现阶段全球出资人在美国的资产配置仍高于在中国地区出资,但从长期来说他们仍将看好中国并加大在中国的资产配比。

  医疗、科技、Z世代

  不同行业投融资活跃度的不同背后,是投资机构对未来机会的判断。

  消费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的大背景下,对市场敏感的VC投资人从2018年开始就悄然将关注点向医疗健康、科技投资和创新消费等主题迁移。

  最新一期基金募集工作正式启动前,启明创投在2019年进行了投资团队的战略重组,将原消费互联网和信息科技团队整合到一起。调整完成后,团队在医疗、信息科技板块的投资占比将有所提高。

  “这些调整是基于市场的详细分析进行的。”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回忆,医疗投资在启明一期基金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今年的第七期基金则成为核心投资赛道之一。

  再看“科技”的主题。从硬科技的角度,AI、IoT、5G、机器人、半导体等都是VC们的重注领域;从更广泛的科技定义来说,教育科技、医疗科技、食品科技等也都在快速发展中。

  “与海外企业相比,我们的项目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早期满足本土市场基本需求的‘比你便宜、比你差’‘比你便宜一样好’到今天一些企业的技术产品已经做到‘比你好、比你快’。”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认为,10年后中国硬科技产业将占据全球半壁江山,在很多细分赛道可能成为全球第一。




上一篇:全球与中国电泳涂料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
下一篇:董监高持股资金来源、不良率下降原因、贷款迁徙率变动合理性……顺德农商行收监管62项反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