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二十题之“乡村振兴”】构建乡村文化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在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提出“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实现乡村振兴,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要克服多种文化原子化现象,通过国家自上而下输入的主流文化与乡村主体自下而上传承和创造的乡土文化的融合发展,重构乡土社会的价值认同,构造“乡村文化共同体”,真正发挥文化的价值引导和整合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乡村文化共同体是乡村社会的文化性联结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中最早提出“共同体”概念。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是建立在有关人员的本能的中意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与思想有关的共同的记忆上的。”区别于以法律契约作为维护手段的联合体,它的形成是以本能意志为基础,是生活在一定范围的人们,以地缘、血缘、整体意志为联结纽带的联合体。乡村不只是自然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是农民为了生产和生活在一定的空间里形成的空间组织和空间关系的共同体,本质是关系的共同体。乡村作为“共同体”形式的存在,“文化共同体”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乡村文化共同体是居住在乡村熟识区域的人们,基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建立了以情感和价值认同为基础的文化性联结。随着社会的变迁,城乡差距所造成的势差,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共同体”在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式微,大量的农民脱离了乡村生产,变为城市建设的行动者和行走者,从而基于乡土生活形成的文化共同体逐渐分散。今天乡村振兴要重建乡村文化共同体,在历史原生的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融入主流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等时代性文化元素中,构成的一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共同体。在建构过程中,坚持原生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运动的统一,通过政府主导、主体建构、共同情感等多样形式重构乡村文化共同体。

  乡村文化共同体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促进乡村文化兴盛的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而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再造。乡村文化共同体作为一种文化性联结,首先,乡村文化共同体能为乡村振兴凝聚共同意志。乡村文化的多样化表达既要体现不同主体的精神需求,更要能凝聚建设乡村的共同意志。而文化共同体就是以情感、习惯、价值为基础的关系存在,能有效地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其次,乡村文化共同体在吸引乡村振兴人才上发挥重要作用。乡村文化共同体作为一种文化联结,也是精神的联结,能让曾经生活在以及已经生活在乡土上的人们切实体会到“根脉”和“乡愁”,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也有利于留住乡村振兴的人才。最后,乡村文化共同体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的依托。文化的表达如果是松散任意的,可能就会消失在社会生活结构转型中,只有努力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积极创造乡村文化生活,在传承和创造上建立文化自尊和自信,才能延续农耕文明的火种。

  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具体路径

  以多个文化主体汇聚乡村文化共建力量。乡村文化共同体的核心是人,农民是乡村文化运动的实践者也是享有者,然而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文化主体,不局限于原住农民,其延伸到包括支农骨干在内的各类乡村建设者。具体可分为外嵌型文化主体和内生型文化主体,外嵌型文化主体包括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建立的专业的文化人才队伍,内生型文化主体则是原住村民以及包括返乡创业的新村民。乡村文化共同体在外嵌型主体的深度嵌入中,在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和政府扶持等手段下,乡村文化人才不断得以培养,其内生力量不断得以培育和壮大。农民在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作为一个文化人的需求不断提升,各种农民文化组织得以建立,农民在文化活动中体验到了“以人为本”的快乐和精神生活的满足。多种文化主体的参与让乡村文化共同体在乡村建设行动下盎然生机。

  以多重文化元素打造乡村文化共生结构。从结构主义理解乡村文化共同体,它是一种由某种决定和相互影响在乡村场域内形成的系统整体。不同的文化主体创造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类型的文化在乡村场域里由不同的位置关系形成了关系网,每一种文化在自己的位置里被其他位置界定和影响,从而形成了稳定的结构。乡村文化共同体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作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乡村精神,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促进乡村文化的累积、涵化和创造,实现乡村文化建设从“路径依赖”转向“文化自觉”,实现共建、共治与共享的文化共同体的格局。根据乡村文化多样性特点,要以党建文化引领共同体文化达成共意,确保文化共同体的发展方向。以家庭文化重塑乡村伦理,形成稳定的情感结构。




上一篇:速递!诺诚健华宣布抗CD19抗体上市申请在中国香
下一篇:刘庆:整合长三角创新资源 一体化布局研发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