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建芳院士:吃鱼不挑刺有望成为现实



  

  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鱼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桂建芳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系统研究多倍体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培育出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银鲫养殖新品种;开拓出一条精准高效的基于X和Y性染色体连锁标记快速鉴别培育全雄鱼的性控育种技术路线。

  基因技术养殖领先世界

  鱼类是世界公认较为优质的蛋白来源。我国是世界水产种质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遗传育种科学研究的进步,我国水产养殖业逐渐摆脱了对野生种的依赖。桂建芳说,我国大宗淡水鱼类等种苗基本实现了完全自给,虽如此,我国水产养殖育种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桂建芳称,我国水产增产的良种贡献率为25%~30%,低于水产养殖发达的挪威等国。并且水产养殖每年病害率高,由此造成的损失达450亿元。

  为了提高水产良种率和减少病害,桂建芳率领团队开始了鱼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2010年起相继破译了大平洋牡蛎、鲤鱼、草鱼、半滑舌鳎等数十种水产养殖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奠定了我国水产生物基因组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基于基因组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育种能够精准创制鱼类的优异品种,培育出肉质好、产量高、病害少、繁殖快的鱼类。

  2021年12月,桂建芳率领团队与高泽霞团队一起利用基因组技术研制出第一代杂合体少刺鱼。世界首例鲤科鱼类无肌间刺基因编辑新种质诞生。桂建芳说,也许吃鱼不挑刺有望成为现实。

  利用染色体培育新鱼种

  作为鱼类细胞工程学术带头人,桂建芳从1985年就开始专注研究银鲫,开拓出一条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历时20多年,桂建芳率领团队利用银鲫特有的育种方式,连续培育出了由雄核发育产生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中科5号”等优良品种。目前,在主要的渔产区,异育银鲫的占有率达到70%。全国鲫鱼产量已从1983年的4.8万吨增至2020年的274.9万吨,产量37年翻了近60倍。

  2014年,桂建芳带领团队利用X和Y染色体连锁的遗传标记技术,又培育出水产新品种黄颡鱼“全雄1号”。并完善了工厂化繁育技术、鱼种及成鱼健康高效标准化养殖技术、黄颡鱼主要病害防控技术和专用全价配合饲料技术。目前,黄颡鱼“全雄1号”已在十多个省市推广养殖,且效益显著。

  经过近30年的对鱼类新品种研究,桂建芳主持了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开展了多倍体银鲫生殖发育机制研究,创建了养殖鱼类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筛选技术体系,揭示出银鲫品系间染色体转移和品系内染色体片段整合的证据,拓展了养殖鱼类性别和抗病分子调控网络及其育种分子基础研究新方向。

  技术模式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桂建芳指出,我国的水产育种经历了群体选择、自交与杂交、细胞工程育种、家系选择育种等过程,进入了性控等精准设计育种的阶段。全国水产种业总产值增长迅速,大多水产品已实现了品种更新换代,逐步摆脱了对引进种的依赖。水生生物资源赋予人类“蓝色食品”,降低了碳排放。

  他认为,目前,应该“创新技术,精准育种”。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下,不断驱动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创新与变革,助力乡村振兴。“科研工作者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积极传播生态文明观念,倡导爱自然、爱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责任。”桂建芳说,我的愿望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更多的中国人吃上鲜美的鱼。

  桂建芳强调,无论是从事基础性研究还是技术性研究,重要的是把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科研工作者既要把自己原创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造福人类,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科研成果告诉给老百姓,让科学知识传播得更加迅速、更加广泛。

  

  桂建芳院士与研究团队在一起

  相关链接:

  桂建芳院士简介

  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鱼类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江苏创投这一周:投融资事件15起 公司估值近2
下一篇:程京 中国生物芯片“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