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微生物董事长李航文:以新冠疫苗为起点的全



因新冠疫情爆发,COVID-19 mRNA 疫苗得以上市和被广泛使用,mRNA 技术的关注度也因此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mRNA 技术凭借其原理的先进性,在理论上可以生产出任何一种人类所需的蛋白质,不管是预防领域还是疾病治疗领域,由此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无可比拟。

根据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发表的一篇关于 mRNA 药物市场分析的文章显示,2021 年 mRNA 产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超 500 亿美元。根据西南证券发表的《mRNA 技术迎来快速发展期,未来前景广阔》报告显示,mRNA 技术的市场规模预计在 2025 年可达 326 亿美元。

此外,根据数据显示,mRNA 新冠疫苗较其它类型疫苗保护率最高,mRNA 技术可在肿瘤免疫中激发 B、T 细胞强烈免疫。凭借 mRNA 潜在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未来在预防性疫苗、肿瘤免疫、蛋白替代疗法、再生治疗等市场将拥有广阔的空间。

由此可见,mRNA 技术因新冠疫情加速发展,但却不会随着新冠疫情的消退而消退。那么,后疫情时代,mRNA 药物在十年之后将如何延续辉煌撑起千亿市场规模?

近期,在 2021 红杉中国投资组合 CEO 峰会医疗论坛上,斯微生物 CEO 李航文就此话题,以 " 从肿瘤到新冠疫苗及后新冠疫苗时代 mRNA 药物的发展 " 为主题,对 mRNA 药物展开了详细的前瞻性描述。动脉网对其精彩观点进行了整编。

斯微生物董事长李航文:以新冠疫苗为起点的全

斯微生物 CEO 李航文

1.mRNA 技术理论上可治疗

蛋白质层面的所有疾病

首先从 mRNA 的技术发展讲起,mRNA 分子早在 1961 年就已被发现。其基本技术原理是编码一种或者多种免疫原的目标转录物然后递送到宿主细胞的细胞基质中,翻译生成蛋白质,而后蛋白质会完成相应识别、结合功能。

李航文说道:" 理论上所有蛋白质层面的疾病均可使用 mRNA 的方法进行替代治疗,因此 mRNA 技术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潜力巨大。"

经过几十年技术的沉淀与积累,加之新冠疫情的催化,mRNA 技术在近两年呈现出火箭般爆发的发展速度。

爆发的高光时刻在两个方面可以明显体现,首先是时间上创造的爆发,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够生产出几千万人或上亿人使用的疫苗;随之在销售上也带来了爆发,今年 mRNA 产品市场预计将超 500 亿美元。

李航文表示:"不容小觑的市场背后,是 mRNA 的三个优势所带来的支撑。

"第一,mRNA 所代表的并不只有 mRNA 疫苗,它所蕴含的是一个技术平台体系。理论上所有蛋白质层面的疾病均可使用 mRNA 的方法进行替代治疗,那么这个技术平台体系通过整合,在未来也将源源不断地催生出新的产品。在 mRNA 技术平台基础上,可将‘机体细胞’变成高度特异性的‘疫苗 / 药物加工厂’,把传统的‘生物制品类疫苗’升级为‘化学类疫苗’。

" 第二,mRNA 在有效性方面优势显著,这是由于它的作用机制具有先天优势。mRNA 疫苗既可以激活 MHC I 抗原提呈途径,有效激起细胞免疫,也可以将 mRNA 编码的蛋白分泌到胞外后,激活 MHC II 抗原提呈途径,有效激起体液免疫。

" 第三,mRNA 在产业化方面也具备极大优势。以 mRNA 疫苗为例,它采用酶反应化学合成工艺,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大规模发酵,具有稳定性好,一致性高,容易放大等优势。此外,mRNA 产品的生产制备周期也较短,4~5 天即可完成一个批次的生产,4~6 周可实现更新换代。由于 mRNA 产品不进入细胞核,产品无保护剂、无抗生素、无佐剂、无动物源性,在安全性方面也具有优势。"

" 整体来看,在新冠爆发的大环境下,国外已经形成了 Moderna、BioNTech 和 CureVac 这三大全球性的 mRNA 巨头企业。国内也有不少企业抓住了这次全球浪潮下的机会,斯微生物、复星医药、恒瑞医药等数十家企业已积极展开布局。其中,斯微生物一旦顺利实现 mRNA 新冠疫苗的量产和销售,将打破欧美对 mRNA 的行业垄断,并进入到世界领先的行列。" 李航文谈道。

2.2025 年 mRNA 肿瘤免疫市场

保守估计将超 100 亿美元

mRNA 产品除了疫苗之外,它在肿瘤治疗领域也有广阔的天地。

李航文说道:" 以 mRNA 技术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抗体疗法、细胞因子疗法、细胞疗法均可应用于肿瘤治疗。"

首先是以 mRNA 技术发展的个性化肿瘤疫苗。所谓个性化肿瘤疫苗,是指用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测序,根据测序结果为患者量身定制一套肿瘤新生抗原。其不但可以单独用药,还可与小分子药物、细胞治疗药物等联合用药。一旦个性化肿瘤疫苗取得突破, 将把肿瘤的免疫治疗带到高峰。因此,个性化肿瘤疫苗是癌症治疗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上一篇:欧盟发布基因编辑植物监管框架并征询公众意见
下一篇:转基因作物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逐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