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印记|姜腾:过年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一首《元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新年热闹欢快、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时光荏苒,春节早已成了所有华夏儿女心中最期盼的日子,而回家过年便是春节最温暖的写照。

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当年的脚步临近,过年的气氛一天天浓厚,此时,不论是求学、创业还是打工,不论这一年是成功还是失落,回家过年成为在外打拼的游子最期盼、最温暖的念想,盼望着见到亲人,吃到家乡菜。

小时候还不那么清楚过年的意义,只是单纯期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过年能穿新衣服、新鞋子,甚至犯了错都不会受到过多责备。

记得那个时候一到过年,爸爸总是背着大包小包,带着妈妈和我去爷爷奶奶家。在村门口一下车,远远地就能看到攥着一把糖的爷爷,还有在家门口等待我们的奶奶,每当这个时候,旅途的劳累仿佛一下子都消散了。后来,我长大了,去了外地求学,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回老家的次数慢慢变少了,但是不论我走多远,只要过年回去,爷爷依然会攥着一把糖在村口迎接我,奶奶也依然会在家门口守候,如小时候一样,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过年要回家。

中国人对于“家”总是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眷恋和感怀,它根植于华夏儿女骨子里的基因,那是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是杜甫的“月是故乡圆”……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似乎让家的距离缩短了,但是又好像离得更远了。

2021年,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通过手机视频与家人团聚,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在外的游子可以错峰回家团圆。




上一篇:逸语道破:不愧是“男神”
下一篇:“小学生手抄本”中的百年大党“学习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