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构建完善的经济治理体系



文章|《中国金融》2020年第10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完善经济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制度建设和经济治理效能的转化融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经济体系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和抗打击能力,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要充分意识到此次疫情从就业、消费、生产以及外贸等各方面对我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们唯有以不变应万变,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根据国内外疫情形势和发展环境动态变化,持续完善经济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冲击的能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体来看,完善的经济治理体系既需要现代化的经济体制,也需要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一方面要深化政府职能改革,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完善经济治理体系提供高质量的制度供给;另一方面要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共同发展,为完善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协调发展的产业载体。

加快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完善经济体系制度保障

首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经济的动力和潜力关键取决于市场主体的信心与活力。切实简化政府审批程序和流程,降低市场运行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坚持竞争中性的原则,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对违规经营者依法严惩,对遵规守纪者无事不扰,更大规模地推行减税降费。其次,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别是进一步压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并继续完善负面清单法律法规,明确细化负面清单中限制性措施,推行负面清单变动的程序公开化,增强负面清单的现实操作性和透明度。再次,在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权责关系的基础上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构建从中央到地方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支持地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建立产权保护长效机制,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

持续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夯实经济体系产业基础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因此,第一,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调节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相结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培育新兴产业链,运用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实现资源调度优化和精准决策,提升制造业产业链抗风险能力。第二,增强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稳定预期,防止实体经济由于流动性紧张引起慌乱,特别是长期受到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困扰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在此次疫情冲击中首当其冲,因此支持政策在具有一定总量性的基础上更应突出结构性特征,并以此为契机建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保证金与考核评价相关制度,将实体经济相关信贷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互联网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市场资金流向监管系统,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促进金融业发展同实体经济发展相协调。第三,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实施精准化调控。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转换经济体系内生动力

科技创新在此次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合理有效推动复工复产中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各国发展历史实践来看,科技创新始终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生产力现代化要求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第一,切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对创新成果的权利归属、利益分配以及维系创新可持续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是激励创新意愿和行动的行之有效的一项制度安排。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推动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我国现实,实施基于区域差异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与阶段不尽相同,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应制定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有利于激励技术创新的产权保护政策,而对于技术落差较大与研发投资明显不足的落后地区,应实施相对弱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促进创新技术转移,实现经济的赶超发展。第二,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有效结合。通过加大信贷投放,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以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于科技创新不断产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组织,积极创新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第三,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企业研发为主体,市场调节为分配方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使高校和研发机构与企业展开研发合作,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

着力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提升经济体系运行效率




上一篇:为武汉加油!岳阳推出歌曲《武汉我们手牵手》
下一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