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猪伪狂犬激光鼻炎治疗仪病病毒及疫苗的研究进展



PRV的基因组结构

PRV的基因组包括一个独特的长区序列(UL)和短区序列(US),在US两侧存在着末端重复序列(TRR)和内部重复序列(IRS)。PRV基因根据它们所在的区域和发现的顺序命名,但也可根据其编码的蛋白命名。编码结构蛋白的基因包括位于US区的US2(28k)、US3(pk)、US4(gG)、US6(gD)、US7(gI)、US8(gE)、US9(11k)等和位于UL区的UL9(OBP)、UL27(gB)、UL22(gH)、UL23( TK)、UL44(gC)、衣壳蛋白基因、DNA多聚酶基因等。位于UL区的非结构蛋白基因包括能够与复制起点结合的UL9,编码DNA聚合酶的UL30,编码解旋酶的UL52以及参与转录调节的UL54等。US区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非结构蛋白基因,包括编码膜蛋白的US9,膜蛋白的组成部分UL11和UL43。近年来,在基本完成PRV基因组各基因定位的基础上,对其各基因功能的研究己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尤其是一些病毒复制的非必须基因,如常见的毒力基因,缺失这些基因,病毒的毒力显著降低或消失,但仍然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这就为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例如PRV最主要的毒力基因TK,它虽然与病毒的增殖无关,但其缺失不仅会引起病毒毒力极显著地降低,而且也使病毒在神经组织中的复制能力、从外周神经到脑的传播能力和引起脑炎致死的能力大大降低。因此缺失TK基因的PRV毒株被广泛地应用到PRV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中。

3

间质蛋白

间质层位于成熟病毒颗粒的衣壳和囊膜间,至少有14种间质蛋白是由病毒自身产生,但通常细胞的肌动蛋白也被整合到间质层中。间质蛋白在病毒进入细胞和病毒形态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若间质蛋白pUL37缺失,则PRV颗粒会严重受损,不能形成囊膜。若缺少间质蛋白pUL11,则病毒在细胞质中的形成受到抑制,其在RK-13细胞上形成的空斑明显减小。间质蛋白US3和UL13编码的蛋白激酶是病毒在轴突传导中的电位调节器,为病毒粒子在神经元细胞长距离传导提供稳定的保障。膜融合对于细胞的发育和有囊膜病毒的复制都是一个必要过程,疱疹病毒的复制过程包含着病毒囊膜和细胞膜明显的融合过程。在膜融合后,间质蛋白会随着衣壳进入细胞,并促进宿主细胞接收病毒。

4

囊膜蛋白

疱疹病毒的糖蛋白几乎都能在病毒囊膜和其感染的细胞膜上发现。这些囊膜蛋白在病毒穿入、释放和细胞间的传播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PRV的基因组共编码16个膜蛋白,11个膜蛋白是被O联或N联糖所修饰,分别命名为gB,gC,gD,gE,gG,gH,gI,gK,gL,gM和gN,还有4种蛋白没有被糖基化(UL20,UL43,US9,UL24)。UL34是一种2型膜蛋白,仅在初期的病毒颗粒中发现。在病毒进入细胞阶段,糖蛋白gC,gB,gD,gH和gL对病毒吸附宿主细胞和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起着主要作用。作为病毒囊膜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细胞膜成分,糖蛋白是宿主免疫系统识别的主要对象。gB基因是疱疹病毒成员中最保守的糖蛋白基因,gB蛋白的功能可以在不同的疱疹病毒之间相互取代,其能诱导动物产生补体依赖性抗体和不依赖补体的中和抗体,并且与合胞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合胞体形成的关键是弗林蛋白酶裂解gB。gB虽然在病毒的穿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与病毒的释放无关系。gD是PRV必需的结构蛋白,是成熟病毒粒子囊膜表面的主要糖蛋白之一,是一种受体蛋白,也是融合作用的触发器。当gD与细胞上的受体作用后,会发生构象变化,从而诱导gB、gH、gL形成具有多种用途的融合波群。gD是保护性抗体的主要目标抗原,试验证明,根据gD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免疫小鼠后,能有效使小鼠产生很强的体液免疫。gE、gI并不是病毒增殖所必需的,但它们是PRV主要的毒力基因。当gE缺失后,PRV便无法入侵到动物的三级神经元。gI对病毒的体外培养有着一定的影响,会影响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当gI缺失时,病毒在细胞中形成的空斑可以减少85%。

【科研动态】猪伪狂犬激光鼻炎治疗仪病病毒及疫苗的研究进展

5

伪狂犬病疫苗的发展现状

5.1 弱毒疫苗

自然弱毒疫苗是通过非猪源细胞或鸡胚的反复传代或在某些诱变剂的存在下,高于通常的培养温度在细胞培养物上反复继代获得,其基因组的内部存在着多处点突变以自然及基因缺失,属于一种天然的基因缺失疫苗。在20世纪60年代后,许多国家用不同的方法培育了不少伪狂犬病弱毒疫苗株,如匈牙利的Bartha株、K61株、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株、TK200和BUK株、北爱尔兰的NFA-4株、法国的Alfolt-26株、保加利亚的MK25株、前苏联的VAGK-2株等。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匈牙利的Bartha株、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株、BUK株等。




上一篇:植物大战病中国仪器网毒拉锯正酣
下一篇:中美科学家合作揭示玉超净台米抗病毒基因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