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



  7月23日,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建成投运。该项目是国家原子能机构的核能开发科研资助项目,由中国广核集团所属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技”)建设,日处理抗生素菌渣100至120吨,处理后的菌渣可制成肥料实现资源化再利用。

  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厂房。

  据介绍,我国每年产生抗生素菌渣近千万吨,菌渣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以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是,菌渣中残留的抗生素会诱导生成抗性基因,引起耐药菌的传播和扩散,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我国《危险废物名录》明确将抗生素菌渣列为危险废物。抗生素菌渣的安全处置和有效利用已成为制药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2018年7月,中广核技联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清华大学核研院”)、国家环境保护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简称“菌渣工程技术中心”)在新疆伊宁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宁生物”)启动建设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2020年7月,项目完成电子加速器主体设备及束下辐照反应器安装,进入运行调试阶段。

  电子束辐照处理抗生素菌渣装置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1台电子加速器,通过高能电子束的直接辐射作用,以及激发水分子原位产生羟基自由基(•OH)、水合电子(eaq−)和氢自由基(•H)等活性粒子的氧化-还原作用,不仅能有效去除抗生素残留,杀灭耐药菌、消除抗性基因污染,还能保留菌渣中的蛋白质、多糖等营养物质。处理后的菌渣经过环境风险评估后可制成肥料,用于工业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定向种植,收获后能够作为原料回用于抗生素的发酵生产过程,打造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清华大学核研院副院长王建龙表示,当前国内处理抗生素菌渣普遍采用焚烧和填埋的方式,不仅处理费用高昂、占用土地资源,且易产生有害气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技术具有安全、高效、经济、适用面广、不产生二次污染物等特点,为抗生素菌渣处理提供了一种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全新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经过干燥处理后的菌渣堆肥。

  中广核技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冬明表示,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技术是继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医疗污水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后,中广核技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又一高新技术成果。目前,中广核技已牵头承研5项国家原子能机构核能开发科研资助项目,并获批成立“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电子束技术环境应用)研发中心”。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阿布力克木·努兰别克表示,伊犁是全疆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是祖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好伊犁的生态环境使命光荣、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该项目建成投运,不仅为我国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树立了标杆,更为伊犁乃至全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硬核”技术保障。

  “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建成投运,对于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新疆,守护好祖国西北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长利表示,自2008年以来,中广核已在新疆累计投资近110亿元,业务涉及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铀资源勘探开采、生物能源开发及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等。与此同时,中广核将积极开展对口援疆,用心用力用情助力全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贡献央企力量。

  (原标题《国内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建成投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通讯员 蔡鹏飞)




上一篇:@南京市民: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类
下一篇:mSystems:基于大数据引擎绘制全球微生物组转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