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度致死性的埃博拉 马尔堡病毒的进展



埃博拉和马尔堡丝状病毒病暴发通常是作为孤立事件发生的,仅限于中部非洲。但是,最近的埃博拉疫情蔓延到几个非洲国家,造成11,000人死亡。这种流行病强调需要开发可用于抵抗未来疾病暴发的疫苗和治疗剂。现在的新研究表明,在这些疾病中幸存下来的个体所产生的针对细丝病毒的抗体可能提供保护,不仅针对感染个体的特定细丝病毒,而且还针对其他细丝病毒。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临床和疫苗免疫学杂志上。

预防高度致死性的埃博拉 马尔堡病毒的进展

美国陆军医学研究所分子和转化科学研究人员Mohan Natesan博士说,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在三个单独且有据可查的暴发后1至14年间从幸存者那里收集的血清抗体。医学博士,德里特里克堡。他们发现,在初次感染后长达14年的时间里,来自各种丝状病毒的抗体呈现出实质性的交叉反应,即一种丝状病毒的抗体与其他丝状病毒反应。

内塔桑说:“尽管仍然没有明确的免疫相关性,但我们的结果表明,对疾病暴发的抗体反应不仅限于原发病毒,而且可能对其他丝状病毒感染至少具有部分免疫力。”

在我们的人类抗体从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引起的感染中恢复后的数年中,我们观察到了人类抗体的广泛蛋白水平和病毒水平交叉反应性,表明这些血清免疫反应寿命长,并且超出了最初的丝状病毒暴露范围。”调查人员写道。

“为了检查抗体的特异性,我们使用了含有来自所有六种丝状病毒的重组抗原的微阵列,” Natesan说。微阵列是包含细丝状病毒片段的系统,该细丝病毒片段印在微型显微镜载玻片上。每个片段都暴露于从丝状病毒感染幸存者获得的抗体。每种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强度取决于微阵列中其信号的强度。

埃博拉的平均死亡率为50%。(埃博拉病毒是其他丝状病毒的典型代表。)该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通过粘液膜,破损的皮肤,身体分泌物和液体,以及与被这些液体污染的床上用品和衣服等表面接触,引起感染。世界卫生组织。接触受害者的尸体也会传播疾病。在未严格遵守保护协议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在治疗受害者时经常被感染。只要病毒保留在体内,患者就具有传染性。




上一篇:深圳先进院形状记忆微阵列研究获进展
下一篇:校企联动,华南理工大学牵手智伴科技致力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