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界会议:长征路上的不朽丰碑



原标题:俄界会议:长征路上的不朽丰碑

俄界会议:长征路上的不朽丰碑

俄界会议旧址。 孟捷

俄界会议:长征路上的不朽丰碑

位于高吉村俄界会议旧址的毛主席居室。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锦涛

俄界会议:长征路上的不朽丰碑

参观俄界会议旧址的老人马庆福接受记者采访。孟捷

进入8月,甘南州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的俄界会议旧址和纪念广场迎来了旅游旺季,前来献花、瞻仰、致敬的游客络绎不绝。

高吉,藏语意为“八个山头”(旧译“高吉”为“俄界”)。84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这里,并在此召开了在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俄界会议,这个位于藏区的小村庄因此被载入史册,而这次意义重大的会议也成为长征路上的不朽丰碑。

在高吉村村口的俄界会议纪念广场,一座高9.12米的纪念碑巍然挺立。蔚蓝的天空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塑像庄严肃穆。广场两侧,“坚定信念统一思想”八个大字苍劲有力。

伟大转折 指明方向

“这座纪念碑,是专门纪念1935年9月12日召开的俄界会议的。”迭部县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陈曼草,向记者娓娓道来了长征路上俄界会议的故事。

1935年8月下旬,红军右路军(以红一方面军为主力组成)走出草地,到达四川省北部若尔盖县巴西村一带,发动了著名的包座战役,消灭胡宗南守敌一个团和援敌一个师,为红军北进甘肃创造了极好时机。但是,张国焘却擅自强令红军左路军(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组成)南下,并背着中央给右路军政委陈昌浩发了率右路军南下的密电。这封至关重要的电报被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获得,他立即报告了中共中央。为避免红军内部发生冲突,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断然决定,率领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的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8000余人,迅速脱离巴西险区,先行北上,向甘肃境内挺进。

1935年9月11日,党中央率领三军团和中央军委直属队,抵达俄界,与早已等在俄界的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等会合。翌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公开批判了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和军阀主义倾向,讨论了北上的任务和到达甘南后的方针,确定用游击战争来打通国际联系。

“俄界会议召开在党中央同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危急时刻,召开在长征路上的紧要关头,是党中央在遵义会议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次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发展的道路。”据迭部县原党史办主任谈俊昌介绍,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核心地位,批判了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行为,明确继续北上的正确道路,统一全党全军思想,并对红军进行缩编整顿以增强战斗力,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红色精神 历久弥新

时光荏苒,战火硝烟虽已远去,但红色精神却仍熠熠生辉。

走进高吉村,具有浓郁藏族风格的山寨踏板房依山势不规则分布着。在众多院房中间,隐藏着一个用土围墙围着的两层木楼小院,这里就是俄界会议的旧址。小院内,当年会议召开地和毛泽东居住的木楼保存完整。走进木楼,机要室、值班室仍保持着当年的样子,珍藏在展架上的油灯、文件袋等物件,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今年47岁的冷草曾是俄界会议旧址房屋的主人,1997年,她家的房屋被征收后,在乡政府的帮助下盖起了新房,她被聘请为俄界会议旧址的管理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守护着这座意义非同寻常的小院,也守护着那段与长征有关弥足珍贵的经历。

冷草介绍说,当时白色恐怖异常严重,她的爷爷却坚定地打开家门,将红军战士迎进屋中,并腾出自家房屋给红军住,给红军做青稞饭吃,她家的木楼就成了俄界会议的会址。直到现在,冷草还经常回想爷爷奶奶讲起当年红军在家里居住的场景。

“听爷爷说,红军到来之前,当地国民党军队宣扬红军是‘扎马’(藏语,意为‘吃小孩的人’)。红军到来时,村民们都吓得躲在附近的山林里,只有一些身体虚弱的老人留在村子里。红军到来后,不仅帮老人治病挑水,还帮着洗衣服、拆洗被子,村民们慢慢发现红军军纪很严,买粮给银圆、借东西打借条,这才意识到他们不是‘扎马’而是‘束马’(藏语,意为‘保护人民的人’),逐渐开始欢迎红军、拥护红军。”冷草说,当年,村里几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还跟着红军长征去了。




上一篇:社旗碳钢无缝弯头厂家执行标准
下一篇:韩国军方:朝鲜发射两枚不明飞行物 正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