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Science!上海科学家找到首个潜在作物高温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高温胁迫成为制约世界粮食生产安全的最为主要的胁迫因子之一。据报道,平均气温每升高1℃,会造成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3%-8%左右的减产。

  

  挖掘高温抗性基因资源、阐明高温抗性分子机制,以及培育抗高温作物新品种,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6月17日,一篇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研究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论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不仅首次揭示了一对拮抗基因调控水稻高温抗性的新机制,还挖掘出第一个潜在的作物高温感受器。

  

  这一突破性成果的发现,包含着科研人员长达10年的辛苦努力和不懈坚持,将为抗高温农作物的培育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两个基因的高温抗性“角力”

  

  尽管我国民间流传着“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的农业俗语,然而近些年来不断攀升的高温,却对水稻等农作物带来了新的威胁。“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各时期都有危害,尤其是开花结实期。”中科院院士林鸿宣对2013年夏季高温记忆犹新,原因是当年科研团队种植在松江农场的水稻结实率不到10%,“高温会减少水稻的总产量,更严重影响水稻灌浆,造成稻米品质下降”。

  

  为了培育耐高温的水稻新品种,科学家们首先要弄清楚究竟有哪些基因和怎样的机制,影响着水稻在高温中的育性。这一次,上海科学家团队通过对大规模水稻遗传群体进行交换个体筛选和耐热表型鉴定,定位克隆到一个控制水稻高温抗性的基因位点TT3。

  

图片1

遗传模块调控抗热与产量平衡的分子机理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显示,在TT3中,起到调控高温抗性的基因有两个,分别是TT3.1和TT3.2。其中,TT3.1定位于细胞质膜上,TT3.2定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在高温胁迫下,TT3.2会在叶绿体内积累,从而破坏叶绿体的正常功能,造成水稻减产。但TT3.1“感受到”高温后,就会迅速“变身”,从细胞表面转移到多囊泡体中,通过招募并泛素化细胞质中的TT3.2叶绿体前体蛋白、开通多囊泡体-液泡途径降解等手段,减少进入叶绿体的成熟TT3.2蛋白数量,由此在高温中保护了叶绿体,从而提高水稻的高温抗性。

  

  与TT3.2的“角力”,展现出水稻等植物对于高温的一种精巧动态调控机制,也将植物细胞质膜和叶绿体之间的高温响应信号联系在一起。而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高温感受器。

  

  水稻新品系展现出更强耐热性

  

  新机制的发现,意味着科学家们有机会培育出更耐热的水稻。通过转基因手段,研究人员过量表达TT3.1和敲除TT3.2,带来了在高温胁迫下增产2.5倍的惊人效果。

  

  而在自然界中,非洲栽培稻比亚洲栽培稻具有更强的抗热性,TT3发挥了关键作用。林鸿宣用了一张有趣的图片说明了其中缘由:非洲稻的TT3.1战胜了TT3.2,保全了叶绿体;亚洲稻的TT3.1却败给了TT3.2,没能保住叶绿体。

  

图片2

来自非洲栽培稻的TT3CG14位点及TT3.1过量表达、TT3.2敲除构建比对照显著增加高温胁迫下的水稻产量

  

  通过多代杂交回交方法,研究人员把非洲稻的TT3基因位点导入到亚洲稻中,培育成了新的抗热品系,即近等基因系NIL-TT3CG14。

  

  这个新品系展现出了比亚洲稻更好的抗热性。在抽穗期和灌浆期的高温处理条件下,新品系的增产效果是亚洲稻的1倍左右,同时田间高温胁迫下的小区增产达到约20%。

  

  此外,在正常田间条件下,TT3.1和TT3.2对产量性状没有负面的影响,并在多种作物中具有保守性,因此它们为作物抗高温育种提供了珍贵的基因资源,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十年不懈探索铸就抗高温新作物之基

  

  从数量众多的水稻基因中找到关键抗高温基因TT3,犹如大海捞针。这无疑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坚持的科研工作,在长达10年对于水稻抗高温性状的研究中,林鸿宣分别在2015年和今年年初挖掘出TT1和TT2抗高温基因的基础上,又挖掘出TT3新抗高温基因位点。

  




上一篇:破解小麦赤霉病的基因密码
下一篇:中国科学家在水稻抗高温基因挖掘与机制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