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三峡集团的生态环保基因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说,三峡工程作为补救长江在自然发育中已失衡生态的有效措施,是一项伟大而重要的生态工程,它使广袤富庶的江汉平原不受洪水威胁,生态秩序走向良性循环,平原湖区生态达到新的相对稳定,对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这一抹三峡绿,不仅映照着祖国山河,还在巴西伊利亚水电站、几内亚苏阿皮蒂水电站、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德国稳达海上风电场等世界舞台上扎下了根。三峡集团整合上下游企业编队出海,入局世界清洁能源领域,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三峡智慧。
★ 长江大保护工作,是当前三峡集团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好的首要政治任务。一场较真碰硬的“绿色变革”,由此开始。这个雄关漫道需要三峡集团继续披荆斩棘。
再造一个“绿色三峡”
解码三峡集团的生态环保基因

三峡大坝185平台,高大挺拔的楠木 摄影:董亚三峡大坝185平台,高大挺拔的楠木 摄影:董亚

三峡大坝185平台,高大挺拔的楠木 摄影:董亚三峡大坝185平台,高大挺拔的楠木 摄影:董亚

三峡工程185平台珍稀植物示范园内,一棵身姿挺拔的楠木树立于其中,绿叶葱茏,冠如华盖。
这棵树,很特别。
2008年,三峡集团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将它从三峡库区抢救回来,从一棵小树培养成如今的苍劲大树。2018年4月24日,习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时,更是亲手为其培土浇水。“三峡地区风景如画,你们还把植物保护工作做得这么好。你们的工作非常有意义,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总书记说。
如这棵楠木树一般,三峡集团的生态环保事业同样“枝繁叶茂”。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早已成为社会共识,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作为蕴含着红色基因、起源于三峡工程、扎根于长江流域的央企,三峡集团始终与国家、与长江的前途命运休戚与共。

蓬勃绽放的楠木花 摄影:黄运华蓬勃绽放的楠木花 摄影:黄运华

蓬勃绽放的楠木花 摄影:黄运华蓬勃绽放的楠木花 摄影:黄运华

三峡集团深谙此理,在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将生态环保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广度和高度,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峡样板”。
绿色电能:游弋在能源结构里的“清道夫”
一度电能干什么?它能让普通家用冰箱运行24小时。一万亿度电又有多厉害?它能满足一亿个三口之家将近6年的用电量。
但若将清洁基因注入这一万亿度电里,它最闪亮的标签,一定是绿色环保。生产一万亿度清洁电能,可替代3亿多吨标准煤燃烧,相当于224.3万公顷的阔叶林在吸收二氧化碳。
这种硬核实力,诞生在了2017年3月1日12时28分,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里。彼时,三峡电站历年累计发电量突破一万亿度,成为我国第一座发电量突破一万亿度的水电站。

三峡大坝 摄影:黄正平三峡大坝 摄影:黄正平

三峡大坝 摄影:黄正平三峡大坝 摄影:黄正平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三峡电站一万亿度绿色电能的诞生,是三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的必然产物。作为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积极开发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探索实践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为能源安全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三峡力量。
在距离三峡工程1000多公里的金沙江上,镶嵌有四颗世界级水电“明珠”。三峡集团在金沙江下游投资建设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巨型水电站,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截至2018年底,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梯级水电站历年累计发电量约2.4万亿度,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消耗7.6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4亿吨。正在建设中的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装机规模分别位居我国水电行业第二和第四,未来的节能减排效益同样显著。

向家坝水电站全景 摄影:高峰向家坝水电站全景 摄影:高峰




上一篇:研究揭示陆生植物起源标志
下一篇:6月20日起,玉林机动车检验标志实现电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