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重磅药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中国药企只能做仿制?



制药行业正在走向没落?不是,虽然政策变化影响了医药行业整体业绩,但即便是在政策干扰最严重的日本,从经济大萧条的1992年算起,到2012年20年间日本医药指数涨幅92%,而同期日经指数下跌了25.6%。美国也是如此,1989年9月-2014年7月,医疗保健指数涨幅高达969%,是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的1倍还多!

如果你有幸早期买入辉瑞制药或者默克这些涨幅千倍,亦或者在刚上市时买入恒瑞、天士力这些涨了80倍、60倍的公司,那么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了。但是关键是你的知道,哪家制药公司能跑出这样的重磅药,而且是持续跑出重磅药!

这是一个难题。就连巴菲特也在1999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表示“在医药行业挑出最后的胜利者实在太困难了”。虽然股神一生很少投资医药股,但巴菲特也说,“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机会,我会在一秒钟内做出反应,以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价格一篮子地买入一批大型制药股。”

全球十大重磅药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中国药企只能做仿制?

巴菲特对于医药股的谨慎,足以反应这个行业想要预判出胜者的难度。

全球成功的制药公司大多是专利药企,这类制药企业呈现出典型的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特征。而这也是医药行业难有持续成功企业的重要原因。过长的投入周期对企业的研发、资本实力是非常大的考验,大部份药企会在阶段性成果后退出,再转由下一个企业进行开发。

这有点类似股票市场,比如说伊利股份上市20年来涨了31倍,但大部分人只是赚个40%-50%就退出了,再由下一个人接棒,觉得赚个1-2倍已经很不错了。可是20年后回头一看,伊利股份涨了31倍!但却几乎没有人可以赚到31倍。持股讲究的是个耐心和眼光,而制药企业的投资更是眼光和实力的体现。

专利药行业是个研发密集型行业。90%以上的新药来自实验室,当然我们中华民族老祖宗留下的中药不在此列。在实验室中,有95%的试验结果是失败的,仅有5%的化合物可以最终变成药品惠及患者。

以生化药翘楚的美国为例,制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为各行业之首,高达17%,甚至高于计算机及软件行业,是所有行业平均值的4.36倍(见图1)。以PHRMA(美国医药研究与制造商协会)成员公司来看,从1980-2003年间以13%的复合增长率在上升,但随着靶点及未发现的资源越来越少,其产出的效率却大大降低,这就使制药企业不得不改变战略或开发市场空间不是那么大的产品,以保证公司的增长或生存。比如一向以创新药为核心的辉瑞制药后期也先后进入了保健品和动物保健品行业。

图1:美国各行业的研发收入比

全球十大重磅药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中国药企只能做仿制?

资料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一般的制药企业很难把一个化合物从发现一直孕育到重磅产品,更何况这中间有大量的、有时间限制的风险投资的参与。阶段性的投入和退出与其研发模式切相关,这可以从新药研发7个标准的步骤来看,见图2:

图2 新药研发的的程序

全球十大重磅药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中国药企只能做仿制?

资料来自:台湾制药产业的原研药标准研发程序(也是美国原研药企采用的标准程序)

从图2中可以看出,从靶点(或化合物)选择到一个新药的上市周期平均至少要12-13年,费用至少要20多亿人民币。幸好在这期间的每个阶段是相对独立的,都可以拿出来单独估值,以阶段性的参与方式分担一定的风险,最后能将新药推向市场的任务一般由实力极强的制药企业来完成。

由于研发过程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便全球最大的创新药企辉瑞的产品中也只有一小部分经历了全部的研发测试过程。中国至今没有真正的药物创新的原因,除了未知化合物减少之外,制药企业缺乏支持长期研发投入的实力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图3 制药业重磅产品依赖程度排行榜

全球十大重磅药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中国药企只能做仿制?

数据来自:米内网(仅纳入市值高于300亿美元的药企)

中国制药企业缺乏重磅药,缺乏长期支持重磅药研发的资金实力,无论是风险投资还是债权投资等融资方式,总体来说都不太适合这种长周期、高风险的研发投入。所以,历史体现出来的制药企业发展还往往由一些突出性的、有特别贡献意义的“重磅产品”的高收益的回报来驱动长期的研发投入形成正循环。例如,辉瑞制药的发展伴随着塔糖 、柠檬酸、青霉素、土霉素、立普妥、活络喜、万艾可的一路直奔成为全球最大的创新药企。艾伯维的修美乐等也是如此

全球十大重磅药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中国药企只能做仿制?

什么能称得上是重磅药?本公司《价值评估》中曾对制药企业的“重磅药”的意义有更为系统的描述:药企重磅药的存在表明两点:

一是该公司经营的所有环节都经历了考验而过硬,尤其是在客户端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利于公司其它药品的销售;




上一篇:这些创业公司说能用DNA帮你订制食谱,靠谱吗?
下一篇:高端医疗器械靠钱砸 中国能砸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