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肉产业洞察:下了大力气的细胞肉究竟



  “我们不应为了吃鸡胸肉或鸡翅而养一整只鸡,应该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这些组织”,出于动物福利和生产效率方面的考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1931年曾这么畅想过。

  在近一个世纪后,丘吉尔当初这个“狂野”的畅想已经成为了现实,而这个现实背后是正在发生的全球蛋白质的供应系统的革命。

  风险资本的热情往往可以充当着一个早期行业的风向标,我们可以通过资本的动态见微知著来感受一个早期行业的脉搏与能量。

替代蛋白领域的风险投资趋势,来源:Crunchbase, GFI, FoodPlus

  2020年,细胞培养蛋白领域的投融资金额实现了近400%的增长,总金额超过了4亿美元,这个增速远超植物基蛋白和发酵蛋白领域。

  尽管已经增速惊人,但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2020年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在《是时候聊聊我们对发酵替代蛋白万亿市场背后机会的观察了》中曾做出过一个判断:

  替代蛋白与新能源市场相比,整体潜在市场规模相差不大,但资本投入却相差了好几个数量级。从这个角度看,替代蛋白领域的资本投入存在着结构性的缺失,未来将呈现指数级别的增长。

  这个判断在今年年初很快就得到了初步验证。单看细胞培养肉,2020年12月新加坡通过全球首个细胞培养肉产品的食品安全监管审核宛如一声声势滔天的冲锋号,点燃了创业公司和资本端的极大热忱。在那之后,尽管遇上了西方人的“圣诞-新年假日季”,短短不到3个月里发生了数起大大小小的投融资事件:

  2020年12月7日,荷兰细胞培养肉公司Mosa Meat宣布完成了B-2轮融资,筹集了2000万美元,其B轮融资额累计达到7500万美元;

  2021年1月13日,澳大利亚细胞培养肉公司Vow Food近日完成了6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Vow Food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重点关注的是非驯服动物,如袋鼠肉、羊驼、水牛,甚至是已经灭绝的动物);

  2021年1月19日,美国的细胞培养海鲜公司BlueNalu获得了6000万美元的债务融资;

  2021年1月21日,西班牙的细胞培养肉公司BioTech Foods表示他们正在领导一个520万欧元的细胞培养肉项目,这个的启动资金中有370万欧元是西班牙政府出资;

  2021年1月26日,瑞士的细胞培养肉创业公司Mirai Foods完成了24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Mirai Foods成立于2019年,目前主攻细胞培养牛肉,开发出原型产品只用了6个月,这个时间比先行者们缩短了很多;

  2021年2月2日,以色列细胞培养肉企业Future Meat Technologies宣布获得了新一轮近27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泰森食品(全球最大的肉类生产商及供应商之一),ADM(全球四大粮商之一),穆勒集团Müller Group以及众多知名食品农业科技风投基金,其中还包括了中国首支专注食品农业科技早期项目投资的VC食芯资本Bits x Bites;

  2021年2月11日,加州的细胞培养-植物基混合人造肉创业公司New Age Meats完成了200万美元的补充融资。

  2021年2月23日,Mosa Meat完成了1000万美元的B轮补充融资,B轮融资累计达到8500万美元。

  这股巨大的能量也传到了中国:

  2020年12月21日,南京的细胞培养肉科技公司周子未来宣布获得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由经纬中国独家投资,这是截至目前中国细胞培养肉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

  2020年12月22日,细胞培养肉品牌CellX宣布完成了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替代蛋白主题基金力矩中国(Lever VC)领投,英国Agronomics,德国Purple Orange Ventures以及智利Humboldt Fund等跟投;

  2020年1月26日,越南越南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商Vinh Hoan Corporation (VHC) 近日宣布通过收购Avant Meats的股东之一Vinh Technology的方式,获得了Avant Meats的小部分股权。Avant Meats是位于香港的细胞培养海鲜肉创业公司。VHC表示会利用自己的全球销售网络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帮助Avant Meats的发展。

  希望我们在《是时候聊聊我们对发酵替代蛋白万亿市场背后机会的观察了》中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出于人口增长、气候、土地等要素的限制,传统蛋白质供给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类未来的需求,因此一个更环保的、更具生产效率的创新蛋白质供给系统的诞生具有必然性。

  2020年替代蛋白产业在全方位都做出了突破,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这种必然性正在不可逆地成为现实。

  在三种主流替代蛋白人造肉(植物肉、微生物发酵肉、细胞培养肉)技术中,细胞培养肉是最被寄予希冀的一种,如知名咨询公司科尔尼预测2040年细胞培养肉将达到肉类市场35%的市场份额。在这个细胞培养肉将要迎来小规模爆发的前夕,我们想要先探讨一下细胞培养肉技术的必要性,再从技术、产业链、资本、投资机会、消费者与政策这几个方面简单勾勒出细胞培养肉行业的大致轮廓,让想要进入这个领域创业、从业或者投资的朋友可以快速获得一些认知。

  一、细胞培养肉是怎么一回事,既然有了植物肉和发酵蛋白肉,为什么还需要细胞培养肉?

  简单来看,细胞培养肉的工业化生产流程为:从动物身上提取活体组织——分离出目标细胞——初步培育目标细胞——将细胞群置入带有培养液的大型培养容器培养——经过10-12天的培养——分离提纯得到细胞培养肉——最终烹饪加工形成终端产品。

  上述流程我们会在后面的部分再具体展开介绍,包括目前的核心技术流派、瓶颈以及产业链中蕴含的机会。

  细胞培养肉技术实际上并不是什么近年来才出现的新鲜事,这种技术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上个世纪也曾有学者在实验室中培养出过“试管肉”(in-vitro meat)。但在当时,并没有需要创造出一种替代肉类的迫切性,很多支撑的理论和技术也没到位,因此这项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如今,寻找到一种替代蛋白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需要在21世纪解决的一个难题,同时随着各方面的支撑理论和技术的逐渐成熟,通过细胞培养的方式来生产最接近传统肉类的“人造肉”的技术开始得到各界广泛的关注。在2000年前后,学者们阐明了肌肉形成的机理、肌肉干细胞保留了增殖和分化的能力,而组织工程的发展也为培养肉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2012年,英国的约翰戈登(John Gurdon)和日本的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因发现成熟的成体细胞可转变为多能状态干细胞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发现有力促进了干细胞学科的发展。

  2013年,细胞培养肉领域迎来了一个里程碑事件。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Mark Post教授(Mosa Meat的联合创始人与首席科学家)突破了细胞培养肉研发技术路线,分离肌肉和脂肪前体细胞、刺激细胞大量生长,在体外生产三千多条肌纤维,在2013年8月时成功合成了第一块可食用的细胞培养肉,当时他们还为这块来自不易的细胞培养肉举办了电视直播的试吃会。

  值得注意的是,这块世界上第一块细胞培养肉饼当时造价32.5万美元。在那之后,各个创业公司苦心研发,试图把成本降下来,但目前纯粹的细胞培养肉产品依旧价格不便宜,2020年年中时Mosa Meat方面表示他们的牛肉产品的成本为每公斤180美元。作为对比,传统畜牧业获得1公斤牛肉需要支出的饲料费用平均是2美元。

  可以看出,细胞培养肉是技术研发难度最高的一种人造肉技术,目前也依旧成本高昂。那么,在目前的人造肉技术中,有具有成本与监管审核优势的植物肉,也有具有生产效率与高生物价效(可以理解为吸收率高)的发酵蛋白肉,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砸钱砸时间去研发技术门槛难度最高的细胞培养肉?

  主要原因有三个:1.人类写在DNA里的对真实肉类的向往;2.肉中有许多未被发现的营养元素,在体内的代谢流程也没被完全揭示,长期缺乏可能造成身体的某种系统性障碍;3.口味、习惯、心理。

  早期人类从大约260万年前就开始把肉类作为常规食物,在这几百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里,对肉的渴望和需求早已被深深写在绝大部分人的DNA里。举个例子,尽管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嗅觉退化严重,但现代人类却依旧可以在数公里外闻到烤肉的味道。

  上述这种对真实肉类的渴望,很有可能无法被一些替代肉产品完全满足。这一点可以通过代糖来类比。在代糖风靡了一段时间后,如今学术界关于代糖的质疑声越来越大,相关的文献研究的观点主要可分为这三类:

  1、代糖通过味觉欺骗人体分泌胰岛素,但这时血糖并没有升高,胰岛素分泌将是并没有升高的血糖水平降低。长时间服用代糖,胰腺将出现适应性现象,出现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血糖升高时也不分泌胰岛素,久而久之将导致糖尿病;

  2、代糖影响肠道菌群,从而引起血糖耐受量降低,更提出会影响菌群影响的一切功能;

  3、代糖不仅不能戒断糖瘾,还会进一步诱发,导致过量食用真糖的倾向。

  与糖类似,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远未被完整揭示,此外肉中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营养元素,长期进食缺乏某些未知元素的替代肉有造成人体系统性障碍的潜在风险。就算今后植物肉和发酵蛋白肉在口味上可以做到与真肉十分接近,长期食用这些产品还是要面对这种潜在的健康风险,而成分与真肉十分接近的细胞培养肉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种风险。目前在一些调研和测评中我们也有听到一种声音:进食植物肉让测评者更加想要吃真肉。




上一篇:【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
下一篇:食品生产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