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教改:大學干燥箱价格對接社會更精准



原標題:解碼教改:大學對接社會更精准

核心閱讀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高等院校的職責所在。

清華大學深圳校區兼顧深圳的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接軌上海城市定位,合肥工業大學建立“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政府助題”的政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重視塑造學生的學科交叉和創新能力。這幾所高校的探索和嘗試,形成了更好的科教融合、產學互動的局面,也體現了我國大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有效提升的趨勢。

做好人才培養的蓄水池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自建立以來,發展勢頭良好。目前有在校生3000余人,累計畢業了近8000名學生。

與本部相比,深圳校區強調發展交叉學科。比如開設了新能源交叉學科碩士項目、化學生物學專業招收制藥方向的碩士生等。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的3個研究中心——環境科學與新能源技術、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精准醫療與公共健康,也都是交叉研究中心。“這些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專業設置,而需要多個院系配合完成人才培養,體現了深圳校區創新、跨界、交叉與融合的特點。”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康飛宇說。

深圳校區的專業設置不僅考慮了本部的學科規劃,還兼顧了深圳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比如海洋學科。海洋產業是深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深圳開展海洋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實際需要。

深圳校區辦學也有自身特色。康飛宇介紹,深圳校區以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為主,強調實踐教學、產學研合作,注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我們與深圳市南山區共同建立了清華南山協同創新中心,促進跨學科團隊的融合協作。”

在康飛宇看來,學校就像個蓄水池,既蓄水、也放水。“我們密切結合深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部署,匯聚全國乃至全球的專家、學者,以及優秀的博士生、碩士生,他們都是來到蓄水池的水滴。很多人會選擇留在深圳就業或創業,支持城市的發展,起到放水的功能。”康飛宇說。

學科間交流帶來新方向

研究數學出身的馮建峰教授這兩年竟然“盯”上了人腦中主管“獎勵”和“懲罰”的腦區,最近他的團隊又証明風險基因突變會干擾青少年大腦殼核的正常發育,相關成果都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上。

馮建峰如今是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他帶領的科研團隊有29人,平均年齡36歲,專業方向則五花八門:數學、統計學、計算機、信息科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基礎醫學、心理學……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已被列入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於2015年應運而生。據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介紹,該研究院建設既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也接軌上海“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定位。

馮建峰稱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是“沿途下蛋”:“我們的目標是‘頂天立地’,建設類腦智能研究與應用融合發展的前沿科技創新中心,引進和培養國際一流的科研人才。科學的高峰需要找到台階拾級而上,走向人工智能要讓機器學會生物與生俱來的‘智慧’,弄清大腦復雜的工作機制是第一步。”

他們選擇的入手處,就是患上抑郁症等的“疾病腦”。與傳統的臨床醫學實驗或理論研究不同,馮建峰團隊的醫學成果是“算出來的”。取得兩項抑郁症研究成果的青年研究員程煒就是應用數學專業出身。“我能把抑郁症和睡眠質量不佳之間的關系找出來,得感謝學科交叉。”程煒說,不同學科間的交流給他帶來了新的視野和方向。“得益於多學科融通,我們的科研能夠更好落地,既面向國際前沿,也能解決老百姓的健康問題。”馮建峰說。

他們也在探索構建“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目前,學院已與10多個企業、30多家醫院建立聯合實驗室、聯合研究中心,組建聯合研究項目與課題,以便推動人才培養深入創新和產業實踐。

提高有效的科研供給

在專利科技成果和產學研合作規模方面,合肥工業大學始終位於安徽高等院校的前列。

在合工大科技合作辦公室主任周琪看來,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的關鍵,是推動科技工作的供給側改革,提高有效科研供給。自2016年初開始,學校探索將企業共性技術需求“傳導”回學校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第一線,建立“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政府助題”的政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對關鍵和重大技術難題開展攻關,初步形成了“成果轉化+轉移中心+公共平台+科技金融”為一體的技術轉移新模式。




上一篇:瑞银将中国生物制rna提取药目标削半 仍吁买入
下一篇:聚焦生物医药领域 生毛细管流变仪物医药概念股票龙头股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