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我国临床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流式中文网

x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站友转发了一篇今年中旬发表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的《我国临床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现状和展望》,作者是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的沈立松教授等人。通篇看下来,感觉文章内容是较广的,但引用的资料偏旧,故忍不住在此引用分享的同时,在原文中穿插点评一下。



一、我国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流式细胞仪的研制和流式细胞技术的应用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临床和科研领域的应用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流式细胞仪的使用现状

  流式细胞仪首先是由科学研究单位引进我国,逐渐进入到医疗系统,应用于临床。2011年有学者就我国流式细胞仪的应用情况做过调查和统计,单色、双色、三色及四色荧光标记分别占15.4% (53/344)、13.7% (47/344)、54.1%(186/344)及16.3%(56/344)[6],仍以单激光较少荧光通道的仪器为主。

流式中文网点评:看一下我们在去年做的临床现状中关于流式细胞仪的配置现状,比文章引用的2011年资料靠谱多了。流式中文网共112位热心站友参与了调查,在拥有1台流式细胞仪的站友中,4色占了47.8%,两台和更多台流式细胞仪的站友中,4色分别占36%和50%,同时可看到5色、6色、8色的比例不少,在2台流式细胞仪用户中,5~8色仪器接近50%了。

所以我们觉得,尽管目前仍是4色为主,但多色开始逐渐流行起来了,只是多色的抗体价格仍高居不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屏幕快照 2016-11-23 下午8.14.15.png (56.92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2016-11-23 20:40 上传


  2.流式细胞术应用领域的现状

  目前我国FCM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下列方面(在此仅列出部分代表项目):

(1)免疫学领域: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用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辅助疾病如AIDS/HIV的诊断等,是目前各医疗单位开展和应用最广泛的项目。

流式中文网点评:免疫学领域应该是以后流行的方向,目前的淋巴细胞亚群太过于粗糙,需要类似于二代测序那样对免疫细胞进行更精细的分群,方可进行更精细的免疫细胞监测。

(2)血液学领域:主要是血液系统疾病的免疫分型及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评估和复发监测。FCM的细胞免疫分型是国际公认的诊断造血细胞疾病必不可少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目前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免疫分型方法[7,8]。

(3)临床肿瘤学:主要是DNA倍体和细胞周期分析,了解细胞DNA倍体和增殖能力,异常倍体的出现意味着DNA合成的异常,可能是肿瘤或是癌前病变发生的重要标志。

流式中文网点评:检测肿瘤的DNA倍体和细胞周期,目前在临床上已渐渐被淘汰了,PCR和基因测序开始占据了地位,因为DNA倍体还是太过于粗糙。目前DNA倍体和细胞周期主要用于科研上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的变化。

(4)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CD34标记和细胞计数微球同时使用,或者具有计数功能的流式细胞仪是鉴定和计数造血干细胞的快速、准确、定量的方法。

流式中文网点评:造血干细胞绝对计数很重要,对于PBSCT移植至关重要。


二、流式细胞术的近期进展

  1.流式细胞仪的进展

  近年来,流式细胞仪性能不断提升,体现在分析速度的提高、灵敏度和精密度的提升,以及激光通道和参数的增多。此外,流式细胞仪不断打破传统的界限,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发展,诞生了一些新理念、新技术融合的仪器。例如,微流控芯片流式细胞仪,是基于微机电技术的一种小型流式细胞仪,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价格低廉等特点[9,10];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是采用超声波原理将细胞聚焦于流动室的中轴上,代替传统的流体动力,实现高通量、高精确度分析;质谱流式细胞仪将传统流式细胞仪与质谱分析技术相结合,采用同位素标记特异性抗体,利用质谱原理对单细胞进行多参数检测的流式技术,可以克服荧光素发光光谱相互干扰导致的波谱重叠、影响分辨的问题;将传统的流式细胞仪的荧光信号与荧光显微镜的形态学结合,形成了成像流式细胞仪,检测者可以目睹到每个细胞或颗粒的形态。质谱流式细胞仪和成像流式细胞仪可以被称为二代流式细胞仪[11]。




上一篇: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下一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F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