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在研自主原创药的创新性及潜在市场价值



13种在研自主原创药的创新性及潜在市场价值


随着国家新药创制政策出台以及国家、医药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对新药创新投入的大幅增加,中国自主创新药数量大幅增加,笔者在之前撰写的“揭秘中国药物自主创新升级版”一文中已统计,2008年新药创制政策启动以来中国已有18个原创一类新药获批。除了已获批的品种,还有大量的自主创新药后备军,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自主原创药超过30个。

不久前,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拟推荐优先审评药物品种的名单,推荐包括法米替尼在内的18个品种成为拟优先审评品种。业内认为,这些品种的选择,应该和临床需求的迫切程度有关,国家卫计委希望优先纳入最有望解决临床需求的创新品种。

18个品种均为化药或生物药品种。其中,13个属于一类化药或一二类生物药,无疑更受瞩目。笔者将对这些品种逐一点评,评价其创新性和潜在的市场价值。

关于其潜在的市场价值,我们引入了一个NBA经常提到的名词——模板。NBA每年选秀前都会对“新秀”进行评估,认为其未来有望成为某位明星,将其称为“模板”,我们将通过其“模板”的市场表现展望在研品种的市场前景。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首先,这些在研品种不少都还处于临床或临床前研究阶段,能否上市尚无法确定,市场更多的是假设;其二,“模板”仅具参考性,在研品种和模板品种有所相似,但未来市场表现与诸多因素相关,并非“模板”品种销量更大的在研品种其市场容量就更大。

此外,13个品种并非都属于国内原创新药常见的me-better品种,其中有数个品种为全球全新原创品种,无同类品种获批,这些品种自然无法找到“模板”,其如真能上市无疑更具突破,但其难度无疑同样极大。

一类化药:契合疾病谱过半癌症用药

法米替尼

适应症:癌症

模板:舒尼替尼

法米替尼是江苏恒瑞研制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针对C-Kit、KDR和PDGFR,目前该药在中国正在开展针对多种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其中针对鼻咽癌和结直肠癌的Ⅱ期临床研究已经成功完成。此外,法米替尼针对肾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胃间质瘤的Ⅱ期临床研究都正在进行。如果这些适应症都能陆续获批,法米替尼将获得巨大的市场机会。

潜力点评:辉瑞的舒尼替尼(商品名:索坦)主要靶点为VEGFR、PDGFR、c-KIT和FLT-3,与法米替尼类似,这两个药物的结构也非常相近。作为第一个靶向肾癌用药,舒尼替尼最早于2005年获批上市,获批的适应症包括肾癌、胰腺癌和胃间质瘤,此外还有数个在研适应症。根据辉瑞的年报数据,舒尼替尼的年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

法米替尼的适应症可能多于舒尼替尼,作为自主研发的靶向抗肿瘤药,同样值得期待。

BGB-283

治疗领域:癌症

模板:达拉菲尼

BGB-283是北京百济神州开发的针对BRAF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百济神州是一家新药筛选创新型企业,目前其研发产品线包括一系列非常前沿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13年,百济神州先后将BRAF抑制剂BGB-283和PARP抑制剂BGB-290许可给默克雪兰诺。其中,BGB-283中国以外市场的开发和销售权益转让给默克雪兰诺,若产品成功上市,百济神州将获得2.33亿美元的转让金。目前BGB-283针对黑色素瘤的Ⅰ期临床研究已经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开展。

潜力点评:BGB-283与达拉非尼(Dabrafenib)非常接近,同为第二代BRAF抑制剂。达拉菲尼为GSK开发上市的药物,2013年该药获批的同时,FDA给予该药“治疗黑色素瘤突破性药物”的评价。根据汤森路透的预测,达拉菲尼作为突破性黑色素瘤用药,未来有望达到5亿美元的年销售额。需要指出的是,黑色素瘤在白种人中发病率高,在欧美备受关注,因此该药在欧美具有更大的市场机会。

不过,目前达拉菲尼正在进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的Ⅱ期研究。如果BGB-283在这些适应症有突破,无疑在国内市场将有更多机会。

羟哌吡酮

治疗领域:抗抑郁

模板:维拉佐酮

羟哌吡酮是军事科学院和华海制药联合开发的小分子抗抑郁药,为1.1类新药,目前正在申报临床研究。相对于靶向肿瘤药,原创化药类抗抑郁药在中国研发品种极少,但从国外 医药 市场的发展来看,抗抑郁药市场规模同样巨大,也曾诞生包括百优解、赛乐特、怡诺思、欣百达和来士普在内的多个重磅炸弹品种。国内目前抗抑郁药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元,主流品种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在行业内被称为“五朵金花”类别。SSRI的“五朵金花”分别为百优解、赛乐特、左洛复、兰释、喜普妙。




上一篇:传统药物市场2015-2017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下一篇:国外研发和上市的六种新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