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蒙吉的透视略过表层,直达骨髓



原创 耐观影 耐观影《核磁共振》官方预告片
蒙吉不是一个高产的导演,但他的作品却受戛纳青睐有加。从2007年凭借《四月三周两天》夺得金棕榈后,十五年内蒙吉尽管只有两部长片作品登上舞台,却次次捧得大奖。不同于以往的是,此次的《核磁共振》显然有着更大的格局:他的拍摄设备变成了一台核磁共振仪,像片中为男主父亲做扫描的机器那样,毫不留情地扫描着罗马尼亚普通民众的内心世界。略过表层,直达骨髓深处。《四月三周两天》克里斯蒂安·蒙吉
冬日的阴霾笼罩着特兰西瓦尼亚的小镇。喀尔巴阡山脉穿越现代罗马尼亚的版图,保存了奥匈帝国时期的建筑风格,锁住了宗教传统与历史文化。由东向西,它兜住了自认为是达契亚直系后裔的民族的视线——一路向西,那里是以德语区为核心的富裕的欧盟。富裕的地区吸引着多数年轻人前往工作,以至于该地区的现代化工厂甚至招不到到足够多勤劳且技术熟练的员工,只能引进“外来人才”以满足欧盟的补贴需求。在德国工作的男主角恰好在这个时间点,因儿子的失语症回到家乡。习惯用蛮力挣脱束缚、逃避矛盾的他这次再也无路可退,只好被迫卷入一场场纠纷:与家庭、情人、工厂以及近乎超现实的自然……城镇内、乃至整个罗马尼亚社会中一幕幕令人不安的景象在多次小范围冲突中被灰暗色调的影像逐次揭开,直至村庄的公开辩论大会,令观众发觉,这社会的痼疾已然深至骨髓。在那里,人们心底被长久压抑的怨气彻底爆发。一切不过都是幌子:宗教、传统、劳资关系、个人情感……真正的问题来源于恐惧,以及对自己脚下这方熟悉而陌生的土地的不安。蒙吉冷眼旁观着这股猛烈的保守排外主义,将摄影机固定,如同一个法庭上的速记员,抽离情感,严峻审视着罗马尼亚的内与外。场景间的转换时而突兀,却最终将整个小镇有机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寒冬之时,琐碎日常下的暗流涌动。特兰西瓦尼亚的土地上,德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被不同身份认同的人分别视为自己的母语。其中,德语和英语在欧盟的框架内,借着全球化的浪潮,大有凌驾于一切被视之为所谓传统的趋势。被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边缘化的人们,试图通过道貌岸然的拒绝来掩饰自己面对外界变化的手足无措:我们并不反对他们,只是反对他们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我们有保护传统的权利。可不远处,深达百米的矿坑、野性的森林,依然埋藏着这片土地上不可言说的秘密,无数传统在这里消逝。人们选择回避,喊着早已消失不见的达契亚民族的口号,以此庆祝着民族的延续,一切正常。可马蒂亚斯的儿子看到了这可怕的、断裂的一面,他因此失语。孩子还不懂得以道德观念伪装起自己,他确实在恐惧。马蒂亚斯拿起步枪,骑着摩托翻山越岭,试图带儿子击溃这恐惧。可他最终成功了吗?没有。他的父亲身患绝症,他战胜病痛了吗?没有,他选择了自行了断。留给观众的只有这样悲剧性的一个个片段,和令人头皮发麻的结尾。《花样年华》的配乐飘荡在马蒂亚斯和情人奇拉之间,似乎在尝试着连接起几次仅有的温馨时刻。可相比原作,此处表现的情感却生硬而令人尴尬:男主角犹疑的情绪,或许正如诸多漂泊在西欧的罗马尼亚人,对许多过去的事物都有带着感伤的眷恋,却始终无法冷静思考,下定决心着眼当下,审慎地展望未来。在民族边界两侧横跳的奇拉反而更为自由与洒脱,对自身有着清醒认识的她与斯里兰卡劳工能够共情,也能积极在小镇的公共事务中努力为他人争取权益,最终她甚至帮助了马蒂亚斯的妻儿。当她看不到那份未来时,她宁愿把现在的路坚定地走好。或许,导演也不至于那样绝望:在结尾,他把希望寄托在许许多多大门中的一扇背后。在那里,马蒂亚斯放弃蛮横地抵抗,回归那片危机四伏的森林,与那些难以言状的恐惧讲和。或许被接纳,或许被伤害——可不论如何,他都可以坦诚面对内心了。
-FIN-
作者:Sheldon Ning
校对:Malaguena
排版:Mouette
审稿:Xavier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原标题:《《核磁共振》:蒙吉的透视略过表层,直达骨髓深处》




上一篇: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硬核科技助力神舟十四载
下一篇:某部2022年流式细胞仪等3台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