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纪实:拯救挂在血袋和透析袋上的生命



  我是一名来自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的支教老师,在澄江四中任教。近日,在了解到李伟和冯轲两位学生的情况后,我们和学校老师一行对这两个孩子进行了家访。

李伟

  李伟,15岁,出生于1999年1月8日,家住云南省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委会跨马村,是澄江县第四中学220班的学生。他的家庭成员有6人,其中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常年在家。父亲李廖坤,母亲张云芳,靠着两工地务农为生。还有一个弟弟李旭,现就读于跨马小学。在初二会考前,李伟突然发现身形消瘦,身上出现出血点和大片瘀斑,于2014年6月7日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一次见到李伟是他刚从昆明输血小板回来,陪同的母亲说,这次去情况不太好,去的时候血小板指数仅为1,非常危险,经过输血以后,血小板指数升到了40,但第二天又急剧下降到了15。按照目前的情况,对于李伟来说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都只能靠输,维持到移植。长则4、5天,短则2、3天就要接受一次输血,如遇突发情况,输血不及时,全身起出血点(皮下或内脏,大脑),引发大出血,生命堪忧。目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救治方法有两种,ATG治疗以及骨髓移植。预计治疗费用高达60万,这其中还不包括骨髓移植的后续治疗,这对于一个仅靠微薄农产品收入的家庭来说,想要治疗,连想都不敢想。

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支教老师万雅文与李伟、李秀君在一起

  这次来到李伟家中,特地叫上了一位患有白血病但现在恢复治疗地不错,已经回学校继续读书的18岁姑娘李秀君。这次李伟没有带口罩,和他说笑时也看得见之前被口罩遮挡住的笑容。我发现他的右手始终试图遮挡住他左手输血的针眼,不断摩擦着。我说:“李伟,把你的手给老师看看吧”,他害羞地笑了笑,伸出手对我说:“谢谢老师关心,我没事的”。听到这句简单的话我几近流出泪来,这个15岁的孩子甚至还在宽慰我,而我也不过在做我力所能及应该做的事。在和他的妈妈交谈的过程中,他的妈妈告诉我,李伟刚开始并不接受治疗。第一次在昆明治疗时,李伟和他的妈妈来到划价窗口准备交第一天的住院费用,李伟一听到要7000元,一把抢下了妈妈手中的单子说:“走了,走了,我们回家去,不治了。”后来,他的爸爸为了给李伟治病,准备要拿房子抵押贷款,也被李伟拦下。尽管如此,李伟的爸爸妈妈还坚持要给他看病,从未放弃,已经花费了近15万元。李伟的妈妈说到这,开始抹泪了,她说:“这个孩子是真的懂事啊,他不是接受不了自己得了这个病,他是担心一家人被他的病拖垮掉。”秀君对李伟说:“每个人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苦难,我们只不过只是早了一些,更加痛苦了一些,但这些苦难在在对我身体心灵双重折磨的同时,也让我知道了爸爸妈妈有多爱我,我有多么的坚强。只要走过去,一切都会好的。只要有信念走过去,命运会眷顾我们的。”




上一篇:献礼最美交警叔叔DD东方红小学师生深入五里牌中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周鸿�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