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时代,华为云助力下一个十年的超级APP大爆发



5G时代,互联网以及泛互联网创业者如何抓住APP开发的新趋势?如何能从4G移动互联网的思维里跃迁,成为今天开发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5月份,我国市场上能够监测到的APP数量大概为415万款,其中苹果平台的应用数量超过182万款;整个5月份,第三方应用商店和APP store则上架了13万款。几百万款APP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一款适应5G时代网络环境和消费需求的APP如何做出来?除了创意和洞察消费者需求,互联网创业者还需要准备写什么?

image.png

AI算力:APP进化的动力源

语音交互、摄影进化、图像处理等等智慧能力。如今的手机APP,如果说自己还有点不太AI,似乎已经显得太OUT了。

2017年,华为推出麒麟970芯片,代表移动AI时代的全面到来,也从此打开了智能手机功能上的无限想象空间。而这一切想象空间的集中呈现点,无疑是手机屏幕上一个个APP。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AI是一项十分高大上的技术,很多APP只是打着AI的旗号“强蹭AI”,或者说根本就是“假AI”。比如稍微开个美颜把脸变白,或者用个简单的推荐算法就自称AI。

image.png

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PP背后的云服务不能满足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AI功能所需要的算力。只有拥有高计算性能、高网络带宽、低延时这些特点的云,才能让云端和终端的数据处理和流通更加高效,满足图像处理、语音处理等应用的需求。

那么华为云是如何为帮助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部署、数据分析与计算:AI的根基

AI时代的APP,具有引擎化和平台化的特点。在考虑AI算力之前,首先需要先找到适合AI时代APP从开发到运营的后台部署。以更好地应对APP面对的用户众多、富媒体数据量巨大、可能还要支持一系列轻应用的挑战。

华为云提供的全流程APP主站业务服务,具有强大平台化优势:为应对APP流量起伏,通过缓存和分布式中间件提供高性能、高并发访问能力;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更细粒度的管理和调度能力;加上自动弹性伸缩、敏捷开发、快速部署和高可靠容灾性等特征,让这些APP在接触AI能力之前,先在后台部署上变得稳定可靠。

目前很多APP的AI业务都以对自身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基础,例如通过用户数据进行内容的协同推荐,用户日志分析和画像分析等等。华为云为APP提供一系列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例如通过severless服务,提供弹性灵活的ETL方案,将业务系统的数据经过抽取、清洗转换之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以及打造华为云上端到端BI解决方案,快速实现从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构建数据中心到数据可视化展现的全过程,帮助企业有序管理、持续挖掘企业的数据价值。

有了以上部署、数据分析的基础,AI能力得以构建。华为的数据湖计算,可以提供包括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脸识别、离线分析、图分析等等一系列能力,帮助APP实现富文本检索、声音图像检索等功能。

image.png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华为云将AI算力释放给APP,满足APP机器学习和训练的需求。华为云的自研芯片昇腾910融入了AI推理能力,结合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可以精准地链接计算能力与APP的AI开发需求,向APP提供充足AI算力,满足APP的高性能需求。华为云还能整合大规模GPU资源池和大规模AI计算资源池,提升计算任务的调度效率,从而减少机器学习训练的周期,让APP更高效地获取AI能力,快人一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云模拟手机:开发到测试都在云上完成

在APP开发过程中,测试环节十分重要,产品测试过程中要尽可能找到bug,以便用户可以获得良好的产品体验。但市场上的手机配置千差万别,要最大程度上保证APP的适用性,就必须在多种不同的机型上完成测试任务。传统的方式就是,要买很多真机,这样做的缺点显而易见,增加了成本,浪费了资源。

华为云给出了不用真机也能完美完成测试的方案,解决了企业开发APP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




上一篇:浪潮易云在线与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百练教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UCloud优刻得出席2019企业上云深度推广会,分享企业上云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