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快递末端堵点靠什么



国家邮政局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快递进村”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6个省(区)和太原、吉林、济宁等15个市(州)组织开展“快递进村”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形成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快递发展经验,推动快递服务直投到村,基本实现有条件的地区“村村通快递”。

对于快递业来说,农村是一块尚待开发的蓝海。但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派件线路长、难度大,加上农村消费水平较低,业务量较少,快递运营成本高,快递企业无法普遍驻村设点。快递进村难成为村民的痛点,也成为快递业的堵点。如何打通这个堵点,解决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问题,快递企业都在思考探索。国家邮政局开展“快递进村”试点,无疑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

事实上,早在2014年国家邮政局就启动了“快递下乡”工程。6年来,我国快递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快递服务深入农民生活,为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畅通了流通渠道。2019年年底,全国96.6%的乡镇已经建有快递网点,26个省(区、市)实现了乡镇快递网点全覆盖。县、乡两级服务网络的建立,使快递进村具备了现实的基础。

此次开展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动融合发展,即结合地方实际,推动农村快递与邮政、交通、电商、供销合作等领域资源共享、设施共建。这一融合理念,对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比如,已经开始试点推行的“邮快合作”模式——加强邮政与快递企业合作,快递企业借助邮政企业的网络优势,快递企业进村快件统一由邮政便民服务站投递至村民手中;还有快递企业抱团发展的“快快合作”模式——快递企业将乡镇末端网点快件整合,所有品牌快件由末端网点统一直接投递至建制村。这些模式有助于填补整个物流体系的末端空白,很大程度上疏通了堵点。

融合理念也适用于解决城市快递堵点问题。对于快递业来说,如果进农村是“最后一公里”,那么进社区就是“最后100米”。后者的堵点主要包括小区门难进、存放代收矛盾等。近些年快递行业不断改善经营理念,创新出多元化的末端派送方式,比如门到门、自助柜、物业代理、门店代理、驿站代理等,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堵点难题,但仍存在单位大院难进、大件物品不易投递等难题。从根源上分析,存在上述问题,多基于两个原因:安全或者成本。而解决这些问题,多可通过“融合”手段:如果出于安全考虑,那么快递企业加强与大院单位沟通合作,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快递进出安全就可以了;如果涉及收费或利益分割问题,就更好办了,有关各方均拿出诚意进行协商,找到利益合作点问题便迎刃而解。

快递行业的末端问题,说到底还是市场问题,而解决市场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将问题交给市场。业内专家认为,多年的快递业低价竞争,已经使得行业不堪重负,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水平严重缩水。因此,想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价格杠杆来区分这些需求,不同的服务采取不同的价格。另一方面,快递企业需要打破同质化服务的局面,只有服务差异化了,才能拥有定价的话语权。

当然,快递行业末端与许多市场主体存在交集,关系错综复杂,需要政府“第三只手”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运转。政府要做的,其实就是让快递业相关利益方展开合作,推动融合发展。国家邮政局开展“快递进村”试点,让利益各方都贡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就是很好的示范。

《中国质量报》




上一篇:病毒入侵人类基因组导致融合蛋白产生
下一篇:2020甘肃公务员考试公告已发布_职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