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加快新兴产业培育 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



广袤的沃壤、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命密码。

手握“陆海”两大法宝,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以下简称科技城)探索发力生命科学、生物经济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和新兴产业培育,依托生物谷和三亚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加快引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搭建生命科学领域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和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专业平台,努力把现有的研发优势转化为产业投资、工业产值。

SANYA

拓展深海化合物产业生态圈

眼下,已过花甲之年的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原主任王明伟在海南自贸港迎来了人生新挑战。他执掌的中心落户科技城,沪琼合作聚焦深海深渊生物资源应用研究,促进深海科技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推动海洋新药“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拓展深海化合物产业生态圈。

“聚焦海洋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和新靶点候选新药领域,中心建设了深海生物样本采集、深海样品分离纯化、深海样品生产改造、生物活性筛选鉴定、深海样品信息管理和对外资源技术服务等专业平台,推进上下游优质产业资源聚集,目前已吸引33家创新创业高科技企业和风投基金,涵盖试剂仪器、细胞治疗、医学诊断、海洋药物、医美康养和风投基金等板块。”王明伟透露,中心计划构建深海化合物相关知识库,使之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新药创制的资源、数据和技术枢纽,并与多家公司合作筹建巴西vs瑞士让球 创新实验室共享平台,打造生命科学领域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和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专业平台。

产业联动快速推进。“目前我们已备好百余条条纹斑竹鲨,将携手中心共同做好单域抗体诊断试剂和药物研发,争取更多产业化机会。”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磊说。

当前,科技城积极招商引资,推进基于深海特色的新药创制、医用材料和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全产业链落地,构建国内外生物医药和科学仪器创新企业为产业动力的生态圈。

“园区不断壮大中心存储规模,提升中心及其生态圈企业的整合共生专业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李松院士、中国医科院生工所等研发团队落地,打造深海化合物药学筛选和海洋药物研发转化的产业闭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有关负责人透露,园区推进美学、功能性食品等健康细分市场的优质企业落地,形成“以需求带动研发,以市场转化技术”的创新转化机制;推动海南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建设和生物、医学类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

探索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在第六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上,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研发的STOmics时空一体机STAR-100RS全球首次亮相就格外吸睛,该设备高通量、灵活性,软件精准控制等特点,为深入地了解细胞的基因表达及形态与局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研究基础。

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资源作为极其宝贵的生命密码,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产业资源。进驻科技城仅一年,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耕基因组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快速布局。依托全球领先的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及其平台优势,牵手荷兰著名植物育种公司KeyGene(科因)开展全面合作;与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联合发布HMO生物合成等5个揭榜挂帅项目;申请两项基因编辑工具酶相关专利;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发力合成生物学、大数据育种、时空组学等研究……

“自贸港面向国际的开放格局,政策和平台优势为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岳震透露,华大瞄准产业变革方向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结合海南资源和比较优势,围绕农业种业、深海科技、合成生物学等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力推基因编辑工具酶的开发应用、大数据育种模型开发和算法优化、深海微生物高通量鉴定平台开发、深海原位生命密码解析等系列项目实施。

“园区已聚集生命健康类产业企业超过100家,涵盖生物传感、脑科学研究、基因检测、医疗器械、创新药物、数字医疗等领域,产业生态雏形已逐步形成。”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有关负责人说。

当前,科技城引入乐杰生物,围绕深海深渊生物资源的发掘应用打造海南(三亚)区域综合细胞库和海南(三亚)区域综合细胞制备中心;牵手海美纳基因科技,布局基因测序仪器研发生产;引进妍诗美社,在医美健康领域推动园区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产品、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技术研发等细分领域产业链优化升级;携手安达生物,推动个性化疫苗的生产标准化体系、质量体系的建设,逐步建成免疫治疗的诊断平台、治疗平台。

搭建基础平台赋能产业导入




上一篇:曾以德:致力于破解中医学密码的拓荒者
下一篇:【区域地理】地理视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