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析405篇医学假论文后,发现一个问题



2021年是医学科研诚信“严管”年。截至12月29日,科技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17批常态化通报,涉及405起学术造假、不端案件。根据国家卫健委信息,相关案例为医疗机构自查自纠首发并通报。

“医学界”盘点发现,若按通讯作者所在医院计算,相关案件涉及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44家医疗机构。

自查后,山东报告数量最多

细数17批公告,山东省涉事医疗机构数量最多,达48家。其次是浙江、江苏,分别为16和12家。

从各家医院的自查看,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查处案件数量最高,总计104起,占全国通报总数1/4。

其次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查处相关案件23起。数量第三的是山东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为16起。

除民办院校,山东有7所本科院校,包括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在17批通报中,上述院校皆有附属医院被点名。

学术造假在知名医疗机构,同样存在。如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均报告1例科研造假。这3家医院在“2020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榜上,分别排名第1、16和47。

根据科技部公告,医学科研造假存在一种或多种问题,包括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篡改图片图表、论文买卖或代写、伪造通讯作者邮箱、不当署名等。

截至2021年12月1日的119起论文造假案件中,涉事293人有20人被撤销职称,另有156人被取消一定年限晋升职务、职称资格。

还有“终身出局”者。科技部2021年10月9日和10月29日的两次通报,皆涉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王杨为第一作者的论文,都存在篡改数据、代投、购买实验数据的行为。王杨受到“终身取消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申报资格,终身禁止参加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查”等处罚。

在科技部另一批处理结果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王强作为第一作者,被查出有1篇论文存在买卖数据行为。他被撤销主任医师资格,撤回山东省名老中医人才项目评审材料。

公号“解螺旋”指出,2020年山东省仅有10人获评省级名老中医。在省级名老中医之上,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和国医大师。直接失去评选机会,足见惩罚之重。

频被发现,AI之功?

展开全文

大批造假论文被发现,或在于科技部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开发出智能工具。

科技部公告称,智能工具对近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开展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论文中的学术不端问题线索,交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依规调查处理。

此前,已经有许多大型出版商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智能工具,来对抗学术不端。2015年,出版商Springer Nature就开发论文造假检测AI(人工智能)。

但“解螺旋”发文指出,被查出的论文如此集中在部分地区、医院,很可能是端了一个论文工厂。

2020年2月24日,职业学术“打假人”伊丽莎白・比克及其团队发现400余篇造假论文,其标题、图片极其相似,似乎都是由同一个论文工厂生产。

“解螺旋”分析称,这些论文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其中不乏三甲医疗机构。而被质疑造假论文数量最多的,是以下6家地方性三甲医院:

1.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101篇;

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59篇论文;

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3篇论文;

4.临沂市中心医院:16篇论文;

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篇论文;

6.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12篇论文;

而在我国2021年通报的学术不端案件中,部分医疗机构和部分文章,与伊丽莎白・比克揭露的内容高度重合。

此外,2021年10月28日,学术期刊《细胞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发布一期增刊,内含129篇论文的撤稿声明――这几乎是该期增刊的全部内容。

该刊主编、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古滕贝格大学病理生化学者克里斯蒂安・贝尔表示,增刊集中收录那些被指控与论文工厂有关,存在造假并被撤稿的论文。

《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这129篇被撤回文章的作者以医生为主,涉及中国大陆77家医院和6所高校。作者单位集中在山东和吉林等地,仅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有13篇被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分别有7篇和5篇。

造假不断,都因职称?




上一篇:我国在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国际论文被引次数世界
下一篇:医学心理学(广东药科大学) 2021智慧树答案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