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情报发布:基因科学将如何改变未来



随着基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未来的生活很可能变成另一幅景观。从基因的角度重新认识疾病,运用基因技术预防和治疗疾病、鉴定身份,培育新的动植物品种……虽然目前这些技术大多数尚待完善,但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却未可限量,这也使人们看到了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更加美好世界的可能性。

4月28日,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产业情报研究中心主办的第18期《产业技术情报》发布会上,基因科学相关产业的诸多科研信息与商业情报,被一一揭晓。

本期发布的主题为“转基因中草药”与“干扰素产业”。研究人员分别从两个领域的技术特征、产业分布、专利申请、核心技术、重点机构等多个维度,对发布主题进行了细致阐述,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借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卢善发、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毛建平,作为本次发布会的特邀嘉宾,就发布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点评。

转基因中草药:中国技术来源专利居全球第三

对于转基因食物,人们早已不再陌生。但你是否想过,转基因植物很可能在未来成为制造药物的植物工厂。利用植物生产医用口服疫苗、重组抗体、脂肪酸等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这样的说法并非无稽之谈。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展中国家超过80%的人口使用药用植物来维持基本的健康需要,同时,发达国家的使用量也在逐年上升。巨大的需求和消耗使得许多植物资源濒于枯竭,如何进行有效的品种改良,提高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成为面临的重大问题。

尽管世界上关于转基因药用植物安全性问题争论仍然比较激烈,但许多国家都认为,发展转基因药用植物将是突破增产极限、生产生物工程药物的重要手段。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经提早在该领域展开技术布局。

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产业情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李东巧介绍,在转基因植物专利技术产出国家和地区中,研究技术来源最多的是美国,申请专利2476项,占比39%,居全球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加拿大、中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其中,中国申请专利660项,占比10%。

“中国与加拿大专利申请量较为接近。说明虽然中国申请时间较晚,但近年来中国在该领域的关注度是逐渐上升的。”李东巧指出,美国在该领域技术实力雄厚,既是主要的技术来源国,又是主要的技术市场国。相比之下,尽管中国在技术来源专利数量居全球第三,但国际专利市场布局却存在不足。

研究人员通过IPC分类号对主要专利权人技术领域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专利申请量居前20位的专利权人中,微生物或酶、新植物获得方法技术是专利权人的重点研发领域。比如,陶氏杜邦公司、巴斯夫集团和孟山都公司的专利技术多数集中在微生物或酶、新植物获得方法、核苷及核酸等方面。

值得关注的是,药物制剂等特定治疗活性技术领域主要技术来源国家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虽然起始涉及年份最晚,但其近3年占总量的百分比最高,达到19.62%,这表明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技术领域的热点。”李东巧说。

数据显示,该领域前十位高被引专利的技术来源国分别是美国、荷兰和澳大利亚,且美国占据80%的份额。“高被引专利中没有中国的专利,表明我国专利的国际影响力仍有待提高。”李东巧说。

此外,在全球该研究领域机构分布前20位中,美国有5家机构,包括排名第一的陶氏杜邦公司。中国有3家机构,其中有两家位居全球排名前五位。

“转基因中草药的确很有前景,但囿于目前转基因产品所处的舆论环境和接受程度,转基因中草药的发展可能会比较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卢善发表示。

干扰素产业:核心技术主要来自于美国

很长一段时间里,乙肝病毒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劲敌。直到科学家发现了干扰素的存在。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 生的细胞因子。它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它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干扰素跟中医的扶正祛邪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它并不是直接攻击那些致病原,而是通过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来打败致病原。”毛建平解释说。

国际上干扰素领域的技术研发,最早的专利申请可溯源到上世纪七十年代。2001年之后,随着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种修饰技术的发展,干扰素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长效干扰素开始成为主要的研发产品,并顺利经过FDA批准用于临床乙肝的治疗,这段时期相关专利开发也得到迅猛的发展。




上一篇: 特稿:脑科学成大国“必争之地”
下一篇: 袁玉宇:生物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