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荣:用青春“锁住”肆虐流沙



李新荣:用青春“锁住”肆虐流沙

2015年6月李新荣考察毛乌素沙地

人物名片

李新荣,生于1966年。现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生态与农业研究室主任、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国家站站长、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我们从事野外生态学研究的科学家,与实验室的科学家有所不同,论文不仅要发表在杂志上,还要写在广袤的大地上。”

寻找最美科技人员

茫茫戈壁,一望无际的腾格里沙漠单调而乏味。

但在中科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国家重点站站长李新荣眼里,沙漠是位最熟悉的“陌生人”。

“金沙和森林一样珍贵,沙漠是上帝给我们的地标。沙漠孕育着特殊和未知的资源,我们必须保护沙漠、善待沙漠。”李新荣说。

和酷暑严寒相伴,与风沙雨雪为伍。沙漠,就是他守护着的家园。

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科尔沁沙地、河西荒漠绿洲过渡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从干旱区到半干旱区再到半湿润区,我国风沙最严重的地方都留下了李新荣和团队的足迹,都留下了他们采样研究的身影。

穿着冲锋衣,脚踩运动鞋,背着双肩包,手拎观测仪,任职站长18年来,他从未停下奔赴野外的脚步。“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李新荣当之无愧。

研发“人工地毯”固流沙

“我们在沙坡头站的实验地里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试验,固沙效果明显。用我们的方法,人工结皮很快就形成了,如同地毯一样能牢牢‘锁住’流沙。”

沙坡头位于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交界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那里沙多风大,一次大风沙就可以把铁路淹没。”我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曾这样描述沙坡头。

李新荣从事防沙治沙近30年,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芜到多样的巨变。

沙坡头站始建于1955年,是中科院最早建立的长期野外综合观察研究站,位于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南缘。

1997年,李新荣从中科院北京植物所博士后出站后,本可以留京,但他放弃了所里承诺分配的80平方米房子和副研究员的待遇,奔赴沙坡头站工作,踏上了漫长的防沙治沙之路。

从此,“草方格”“灌木固沙植被”再到“人工结皮”……这些技术模式,通过李新荣的沙坡头站研究团队的努力,将肆虐的狂沙,一步步“钉”在原地,成为这巨大变化的重要支撑。

沙坡头站以“草方格”治沙闻名。一块块组成的“草方格”,那貌似纤弱的麦草布阵联营,竟然成功地阻止了桀骜不驯的腾格里沙漠的入侵,充分显示了草根的强大力量。

“把废弃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地上,再用铁锹插进沙中,留麦草的三分之一或一半立在四边,把方格中的沙子拨向麦草根部,麦草就牢固地竖立在沙地上。根据大风扬沙的弧线原理,方格四周的麦草阻挡了沙子对方格内的入侵,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一项创举。” 李新荣说。

上世纪50年代,以李鸣冈研究员为首的科技人员开始进入沙坡头研究防沙治沙,并在沙坡头治沙过程中发明了这项独特的治沙技术。

基于长期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草原化荒漠等地的野外观测和试验,李新荣和团队发现草方格沙障里出现的生物土壤结皮能够将流沙牢牢“钉住”,固沙效果神奇,但结皮形成的时间很长,至少需要五年以上。

于是,他们从藻类、地衣、藓类结皮中提取最适合结皮的微生物和藻类,在实验室内人工培养,将其制成释剂,喷洒在草方格沙障内的沙子上以形成土壤结皮。“我们在沙坡头站的实验地里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试验,固沙效果明显。用我们的方法,人工结皮很快就形成了,如同地毯一样能牢牢‘锁住’流沙。”李新荣说。

“生物地毯”保护荒漠生态

“生物土壤结皮固沙技术,如同在沙上铺了一张‘生物地毯’,不但使固沙时间缩短到1—2年,还达到了‘沙面稳定、生态环保、一劳永逸’的恢复目的。”

生物入侵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危害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上一篇:斯坦福大学开发出诊断疟疾的3D打印医疗设备
下一篇:解旋酶打开DNA双链过程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