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最顶层的卖水人,比CXO还要顶层,东富龙,



医药最顶层的卖水人,比CXO还要顶层,东富龙,医药器械绝对龙头

2022-02-12 10:00 来源: 价值事务所

原标题:医药最顶层的卖水人,比CXO还要顶层,东富龙,医药器械绝对龙头

开始之前,还请各位老铁帮忙点个赞,谢谢支持!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88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医保控费是一个只会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导致整个靠医保吃饭的支付市场,由过去的快速增长变成了缓慢增长,甚至可以直接说成存量市场。

增量时代你好我好大家好,人人业务都好,存量时代谁蛋糕切多了另外的人就要少分,因此,存量时代才是真正考验投资者眼光的时候。

但投资人也是人,大部分投资人都是极其懒惰&没能力的,因此,一刀切是最容易做到的投资方式,医保既然控费,我远离医保不就好了么?

这当然可以,这也是2020、2021上半年CXO受追捧最主要的原因。

但越往后市场越觉得,CXO也离一线太近了,甲方日子不好过,乙方凭什么日子好过?于是资本把目光投向了CXO的更上游,恰逢这个上游又因为卡脖子备受瞩目。

于是,生命科学服务领域成为接棒CXO最亮眼的仔。

生命科学服务,除了所长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的生物试剂,还有制药装备、关键原材料等领域。

于是,制药装备这个曾经备受冷落的“重资产”开始迎来了价值重估。

01

价值事务所

越上游越周期

医药产业链上游长期坐冷板凳是有原因的。

一是越靠上游,越有周期性风险,比如我们看,即便是作为龙头的东富龙,业绩也很明显受周期性的影响。

2011年以后,受益于新版GMP推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公司的营收、利润快速增长,但到了2015年,药企们该进行的固定投资基本都完成了,所以公司的营收一下子就掉下来了,利润更是迅速恶化。

一直到2019年,公司的利润才开始止跌回升。

到了近两年,业绩开始逆天。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新冠疫情。

新冠,让不少疫苗企业的产能大增,由于新冠疫苗相关企业产能的快速扩张带动了设备的投资,乍一眼看上去,东富龙和那些卖口罩的、做核酸检测相关的企业好像没什么不同,业绩靠新冠拉起来,不久可能又会回落下去,和2015年之后的情况一毛一样,不具备可持续性。

但这次,还真就有点不一样,也许东富龙的业绩,未来还真有点可持续性。

02

价值事务所

上苍不会辜负老实人

虽然2015年以后,东富龙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但也因此让公司意识到,必须做出点什么来改变像券商一样被动的局面(说券商靠天吃饭应该没人反对吧?)。

那段时间,正是国内生物药领域飞速发展的时候,大分子生物药大有赶超小分子化学药的趋势,于是,东富龙开始布局生物工程相关的设备,并持续往这个方向发力,近些年,公司也更是在向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发力,可以说,研发方向紧随行业发展趋势。

我们看到上图中,公司业绩拐点是2019年,2019年,公司的生物工程单机及系统开始贡献收入,但占收入比仅为3.1%,“医疗装备及耗材”收入占比 1.6%。

2021年H1的时候,前者收入占比提升至 22.1%,后者提升至 7%,这两个板块的业务,不论收入增速还是毛利率都大幅高于其他业务板块。

诚然,这里面有新冠疫苗的推动,但这也恰恰说明,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如果不是2015年公司静下心来的默默研发,没有2019年设备贡献收入受到部分客户的认可,就不会有这两年的腾飞。

而且前文所长也讲,公司这个业绩,有可持续性在里面。

为什么呢?

因为生物装备对于东富龙而言,确实是一个全新的、高增长的大市场。

这次疫情虽然对于东富龙以及其他设备公司而言,有个一次性的设备收益,但新冠催熟的新技术,如mRNA、病毒载体等,却是持续、稳定的,新技术新品种不仅为国内,也为全球带来了巨大的设备增量市场。

其次,还记得之前所长介绍的药明生物么?药明自己最得意的技术莫过于一次性反应和连续生产。




上一篇:束缚住药明生物的卡脖子难题,国产厂商大爆发
下一篇:人性的尽头是遗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