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国际免疫学大会纪要



       2019年10月20日,第十七届国际免疫学大会(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mmunology, the 17th ICI, IUIS 2019)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院士,大会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免疫学会秘书长、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教授,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Immunological Societies, IUIS)主席、意大利仁爱大学Alberto Mantovani教授在开幕式中致辞,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志刚教授主持开幕式,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何维教授出席活动。


开幕式

(左:田志刚院士;中:怀进鹏院士;右:曹雪涛院士)


       正如怀进鹏书记在致辞中指出的,免疫学是医学和生物科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过去两个世纪,从疫苗的发现到器官安全移植乃至当前的免疫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免疫学研究产生了很多突破性进展。可以说,免疫学研究改变并重新定义了现代医学,并将继续在诊断及攻克人类健康问题上探索新的方法。正是在科学发展促进人类福祉这一共识的基础上,中国科协、国际组织、国家学会作为科学家和科技社团的组织,持续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促进科学合作和科技进步服务、为推动国际人文交流服务。
       作为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的官方大会,国际免疫学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是国际免疫学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学术盛会。中国免疫学会为顺利承办本次大会前后准备了7年的时间:2012年学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申办大会、开始准备申办和答辩材料;2013年在第十五届IUIS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从四个竞选国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主办权;从2013年开始,中国免疫学会与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共同筹备和不断推进,最终迎来了此系列大会在中国的首次召开。在曹雪涛秘书长带领下的学术委员会,和在田志刚理事长带领下的组织委员会的巨大努力和付出下,本次大会呈现出多个亮点。


大会现场


       一是学术水平极高。大会特邀了以3位诺贝尔奖得主(1996年诺贝尔奖得主Peter Doherty,2011年诺贝尔奖得主Jules Hoffmann,2018年诺贝尔奖得主Tasuku Honjo)领衔的57位享有国际盛誉的顶级免疫学家,围绕固有免疫和感染、T细胞免疫、B细胞免疫、免疫细胞亚群、免疫受体信号传导、自身免疫和耐受、人体免疫学和疫苗、肿瘤免疫学和免疫治疗、粘膜免疫和微生物组学、代谢和免疫、神经免疫、免疫学新技术12个会议主题,共做3个诺奖报告(Keynote Lectures),6个主旨报告(Plenary Lectures),48个大会特邀报告(Major Symposia)。


诺贝尔奖获得者特邀报告

(左:Peter Doherty;中:Jules Hoffmann;右:Tasuku Honjo)



现场提问


       二是达到了报告人的全球地区分布平衡和性别平衡。在198个特邀分会场报告(Symposia)中,大会邀请了各国免疫学会的专家和同仁,并特别鼓励和盛邀女性免疫学家参会交流。在大会的努力下,特邀分会场报告的女性科学家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属历届大会之首。


女科学家风采


       三是参会人数和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度。令人目不暇接的顶尖学术报告吸引了6506位来自全球78个国家的代表参会,是国际免疫学大会历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大会收到论文摘要3700余篇,从中精选出416个做分会场报告(Workshops),2754篇做壁报交流。


分会场报告





上一篇:医药生物行业价值分析 看这篇就够了
下一篇: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